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常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化学学科组>>教师成果>>教学案例>>正文内容
第 二 课 时 原 子 的 构 成
发布日期:2009-11-2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诸燕

第 二 课 时  原 子 的 构 成

学习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知道同位素概念。

3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地跟同学交流、自己完成讨论结果的方法,教师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总结出规律。

4、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同时又体验自己学习后获得的成功感。

学习重点:

1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如何辨别同位素。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并讨论C-12指的是什么样的原子?

学生讨论:小组讨论。

PPT演示: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2×10-26Kg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微粒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电性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一个单位负电荷

 

1.673 ×10-27kg

1.675 ×10-27kg

9.109 ×10-31kg

相对质量

1.007

1.008

1/1836

结论

m(质子)≈ m(中子) >>m(电子)

[阅读理解]课本29页—30页并得出结论

 

 

 

 

结论1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二、探究学习:

教师活动:我们在学习中,常用Z表示质子数目,用N来表示中子数,用A来表示质量数。

我们来看一下图表:

原子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子数+中子数(A

相对原子质量

F

9

10

19

18.99819

Na

11

12

23

22.98923

Al

13

14

27

26.98227


 

 

 

 

 

AZX

 

 

[拓展研究]


 

 

 

[练习]以下练习供老师参考选用

 

 

 

 

 

 

 

 

 

 

 

 

 

 

 

 

 

 

 

 

 

 

 

 

 

[小结]

 

 

 

 

 

 

 

 

 

 

[小结] 原子的构成

 

 

 

 

 

 

 

 

 

 

 

 

 

 

 

 

 

 

 

 

 

 

 

 

 

 

 

 

 

 

 

 

 

 

 

 


[
作业]

1.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2.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12  2  8  3

+19  2  8  9

+8  2   6

+3  3

A.       B.       C               D

3.某元素原子核外第二层电子数是其他层电子数的2倍,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6               B.8              C.12               D.20

4.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

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

 


5. 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几种(   

A.3               B. 4              C.5                D.6

6.下列对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BNeNa+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HeF-O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