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常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化学学科组>>课题研究>>课题设计>>正文内容
《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日期:2009-11-2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徐文龙

 

年度

 

编号

 

 

项目类别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化学教学中“ 回归生活”的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徐文龙  朱国英                

所在单位      武进区礼嘉中学                

申报日期         2007.11                     

拟结题时间:         2010.9                      

     

 

常州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1、常州市教科研课题均填写此表。

2、申报人不需填写“项目类别”和“编号”。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黑色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叁份。本组保留一份,学校教科室保留一份,学校存档一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

姓名

徐文龙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63

朱国英

19735

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技术职称

中教一级

研究专长

高中化学教学

 

中教一级

高中化学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本科

工作单位

武进区礼嘉中学

联系电话

13912317535

武进区礼嘉中学

13861269370

通讯地址

武进区礼嘉中学

邮政编码

213176

电子信箱

齿飞濒辞苍驳330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担任课程年级

担任学科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蒋卫山

中学

高级

校长

物理教学

负责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协调

王建仁

中学

高级

教务处主任

高叁

历史教学

负责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协调

钱国雷

中学

高级

教科室副主任高一年级组长

语文教学

负责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协调

汪萍琪

中学

一级

高一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张旭辉

中学

一级

初叁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费金忠

中学

一级

高二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吴柯军

中学

二级

高叁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中学

二级

高二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中学

二级

初叁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中学

二级

初叁

化学教学

主要成员,负责教学实践和资料收集

陈京疆

中学

高级

教科室主任

生物教学

负责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协调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或参与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课堂目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从“维持学习”到“发现学习”的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指导学生由“维持学习”走向“探究学习”的研究》

199910

 

 

200110

 

 

200510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着作

发表或获奖论文、着作名称;

或专业获奖、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单位

及授奖部门

日期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究与思考》

江苏省二等奖

200512

《问起于疑,疑源于思》

常州市一等奖

江苏省叁等奖

200412

《让学生说——课改平台下的答疑新探》

江苏省叁等奖

200312

诸国成同学参加化学学科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初赛)

江苏省叁等奖

200312

《不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明月》

常州市叁等奖

200512

《新课程建立知识经济化学教学新理念》

常州市叁等奖

200412

《让学生品尝成功快乐,

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

武进区叁等奖

200312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应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构建他们完美、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及实现课堂教学重建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只有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以及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使课堂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努力改善和提升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这体现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所应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能为学生构建一种更为充实、更为美好的可能生活,引导他们走向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完美和更符合人性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1)主要视角:《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是以传统教学(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学习前人整理成的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以经验和活动为中心,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探索获得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侧重课堂情景设置生活化、课堂操练活动化、外延延伸活动化的学习策略和这一课题背景下课堂教学手段、环节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2)研究方法、途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以课堂教学为主(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探索研究,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注意其他方法的运用,如:文献研究法(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法(调查学生的达成情况,分析其完成态度、完成率、合格率);测试法(采用同一测试量表,对实验班和传统班进行同时测试,收集数据,分析处理);观察法(开设教学观摩课,积累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了解课程方案的实效)等,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实验研究能力。

3)研究目的: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学生快乐的课堂生活,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感悟和追求一种更为完美的可能生活,把可能生活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的生活具有明确的未来定向,从而使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机的结合。

4)主要观点:《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更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质上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课堂只有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化学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其中,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世界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直接经验,缺少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的体验,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只能是一堆“没有活力的

 

死知识”。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来扩展和提升学生的个体认识,把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直接经验、现实生活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创新程序。以新教材、新课标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为指导,探索化学教学中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解题能力。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①寻求化学教学中知识与生活最优化的结合方式,及其具体操作策略;②通过化学知识回归生活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③积极开发化学课程资源,优化学习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形成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较高业务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化学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

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顺应和主动建构的。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动性的发展的主体,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法正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来扩展和提升学生的个体认识,把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直接经验、现实生活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来丰富课堂生活和内涵,力避传统环境下沉闷、守旧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在新课程轰轰烈烈的开展中,教学活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品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校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如:研究性学习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等,让学生有了发展自己天性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氛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研究气氛很浓,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中的一些教师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宝贵经验,也参与了其他课题的研究,如:市级课题《课堂目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省级课题《从“维持学习”到“发现学习”的研究》和国家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指导学生由“维持学习”走向“探究学习”的研究》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  魏国栋  吕达

2、《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教育科学出版社

3、《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余文森  吴刚平

4、《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5、《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现代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选讲  唐继延  周龙军

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成员曾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市级课题《课堂目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和《从“维持学习”到“发现学习”的研究》的研究活动,并负责学校一些综合性课题的子课题的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除了在教学中实践外,还积极撰写阶段总结、论文、反思等,同时积极参加区、校和本教研组组织的理论学习、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保障措施:1、理论保障: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教师只有经常学习新课程理论并不断地把它深化,才会转变成自己的理念,并在教学中融会于自己的实践。所以为了加强每位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要求每为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在每两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重点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等理论性书籍,并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教师师资保障:本教研组有成员11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叁人,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队伍,在教学中更容易与学生沟通,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课题负责人是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参加了校多个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具有丰富的教育教改经验,专业知识扎实。成员中有校长、教导,主持过多个市级、校级课题,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有多次获区、校表彰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都是一线的化学老师,教育教学能力强,是课题顺利完成的保障。

3、时间保障:准备阶段(2007920083),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进行方案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进行理论的学习准备。实施阶段(2008420104),根据方案和计划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课堂尝试,教学方案设计,学生活动尝试,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实施,实验研究论文。结题阶段(2010520109),对课题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为推广工作打好基础。相关资料及成果展示,结题报告。

4、研究方法保障:(1)建立“理论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实践——教学后反思” 的机制,在研究中强化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把理论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团队中,要互帮互助,边研边教,边教边总结,边总结边反思,引导教师向专业化发展。(2)在研究中以教学活动为主体,开设不同形式的岗位竞技活动,如:说课、公开课、示范课、课件设计竞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学生竞赛、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手段,促进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使教师的教学真正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能“学以致用”。

5、物质条件保障:我校建成了首批江苏省标准试验室,有自主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有课程课件资源库和备授课平台,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的课题有效地组织实施。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

20079

20083

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进行方案论证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进行理论的学习准备

实施阶段

20084

20104

根据方案和计划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进行课堂尝试,教学方案设计,学生活动尝试,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实施,实验研究论文

结题阶段

20105

20109

对课题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为推广工作打好基础

相关资料及成果展示,结题报告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终结性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新型教学模式课堂实录展示

3.实验研究论文展示

4.教学设计方案

5.实验师生获奖成果

6.实验推广效果展示

7.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展示

1.推动本组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授课模式的转变

2.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3.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配合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全体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0.9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武进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