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应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构建他们完美、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及实现课堂教学重建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只有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以及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使课堂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努力改善和提升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这体现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所应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能为学生构建一种更为充实、更为美好的可能生活,引导他们走向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完美和更符合人性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1)主要视角:《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是以传统教学(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学习前人整理成的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以经验和活动为中心,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探索获得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侧重课堂情景设置生活化、课堂操练活动化、外延延伸活动化的学习策略和这一课题背景下课堂教学手段、环节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2)研究方法、途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以课堂教学为主(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探索研究,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注意其他方法的运用,如:文献研究法(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法(调查学生的达成情况,分析其完成态度、完成率、合格率);测试法(采用同一测试量表,对实验班和传统班进行同时测试,收集数据,分析处理);观察法(开设教学观摩课,积累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了解课程方案的实效)等,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实验研究能力。
(3)研究目的: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学生快乐的课堂生活,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感悟和追求一种更为完美的可能生活,把可能生活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的生活具有明确的未来定向,从而使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机的结合。
(4)主要观点:《化学教学中“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究》更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质上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课堂只有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化学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其中,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世界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直接经验,缺少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的体验,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只能是一堆“没有活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