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叁学生寒假语文复习建议
历时20天的寒假,是同学们调整学习状态、拓宽学习视野的黄金时间。因为每个人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寒假安排原则上应视各人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在此所提的建议仅适用于计划制定能力薄弱、语文学习习惯较差的同学,设计的立足点是建立学生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纽带,注重“生活语文”内涵的挖掘,从视野与能力层面走进真正的语文,以此来提高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能力。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份学习菜单,内含的项目你可以跟自身的情况选择和调整。
1. 预习新课。第一轮复习还剩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四个知识点,你可以结合《链接高考》红皮书和白皮书看一看,练一练,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准备。
2.笔记修订。再次排查一个学期以来训练题中的错题,将相关内容增补到笔记本上。如笔记本空间较小,可用写在即时贴上。当我们对自己的笔记充满感情时,笔记的效能将会发挥到极致。
3. 练习测试:完成江苏省名校综合卷(二)(叁),每份限时150分钟。根据答案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提高解题能力。需要提醒的是,综合卷训练无需求多,重在质量,你不必再去关心其他大市的期末试卷,其他省份的试卷训练会纳入到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中。
4.读书活动:目前,不少同学在表达上存在情感缺乏厚度、说理不够自然、语言表现力较弱等问题,我们认为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读书活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叁个问题。我们建议你阅读中国现当代诗歌、时评类作品,如王家新主编的《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等。如果觉得思想底蕴不够丰厚,可以读一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或罗家伦的《中国人的品格》。我们不厌其烦地叮嘱你读书时要怀有虔诚之心,要主动汲取书中精神营养,铭记自己就是作者一样的人;要模仿书中佳句佳段,自行确立话题,锻炼文字的表现力;要分析佳作思路,化为己用,是自己写作思路清晰化;要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和尊重语言,追求准确后的典雅、简洁后的丰富。
5. “听、写”活动:每天收听“新闻联播”(或“焦点访谈”、“常州新闻”、“社会写真”等新闻类节目,节目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注意只许听,不许看,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观点,将它们写在“素材本”上。这项训练一方面是训练听力,提高聆听的专注度,另一方面是训练对信息的概括能力,注意新闻中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信息的表述是否全面,对材料蕴含的观点的分析是否准确而全面,语言是否凝练而通顺。
6.写作活动:写作是一种习惯,写作能力就是从习惯中培育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平时的练笔。我们认为,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观察力和审美辨别力,随笔可以帮助我们训练构思谋篇能力。我们建议你坚持每天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无论人、事、景、物,都可以写入日记,书写时主要不要面面俱到,撷取精要,突出重点。只要坚持,就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在日记积累的基础上,每过五天,选择日记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将它扩展写成随笔,字数千字为宜,不必求长,当然不能过短。我们相信,通过随笔、日记的长短结合的训练,你会认清作文中哪些是必要写的,哪些是多余的文字,怎样将情感抒发到位,怎样将道理阐释透彻。
以上六个项目,建议你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叁项认真完成。你的态度决定回报的丰厚与否。如果在寒假中遇到学习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自己的语文老师联系,也可以和同学切磋交流。
我们期待你的进步!
附:寒假语文复习项目进度表
(请在完成的表格中打“√”)
班级: 姓名:
类别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预习 |
|
|
|
|
|
|
|
|
|
|
笔记 |
|
|
|
|
|
|
|
|
|
|
练习 |
|
|
|
|
|
|
|
|
|
|
读书 |
|
|
|
|
|
|
|
|
|
|
听、写 |
|
|
|
|
|
|
|
|
|
|
写作 |
|
|
|
|
|
|
|
|
|
|
类别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预习 |
|
|
|
|
|
|
|
|
|
|
笔记 |
|
|
|
|
|
|
|
|
|
|
练习 |
|
|
|
|
|
|
|
|
|
|
读书 |
|
|
|
|
|
|
|
|
|
|
听、写 |
|
|
|
|
|
|
|
|
|
|
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