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常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化学学科组>>教师成果>>自撰论文>>正文内容
论文5---化学教学中合作意识、能力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3-03-25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吴柯军

 

化学教学中合作意识、能力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苍产蝉辫;周泳&苍产蝉辫;213176&苍产蝉辫;
《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叁个维度,提出了我国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恰是实现课程标准目标的一种有效学习策略。
但是,就合作学习,目前我们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如果把其简单理解成(且仅理解成)外在形式是几个凑在一起,就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或才是合作学习,这种理解未免肤浅,自然没能抓住合作学习的内在本质特征。学生的意识,能力势必下降。
新课程理念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生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做不出规定的实验结果,实验前设计好每步的操作程序和药品用量,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探索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完全包办代替的实验教学方法,辅导学生自己设计,小组讨论、自己验证、共同探讨、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实验的每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1.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对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一是讲解实例,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攻关的产物,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例如在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叁分之二的科学家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的。③我国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两弹一星”、“神六”等的开发试验和成功发射更是许多科学家集体合作的结果。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二是组织竞争,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实验前提出探索目标,在小组合作中看哪组配合得好,最先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并由领先的小组介绍经验。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优异成绩不是因为单个同学而取得,而是靠大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败。叁是创造机会,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如,多安排一些合作性较强的实验,带有研究性、探究性的实验,综合趣味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单凭一个人很难完成,需多人参与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经过多次训练,形成团结向上、乐于合作学习的氛围。
2.在实验活动中渗透合作意识
实验中的合作学习意识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在实验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做较复杂的实验,更需要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且由于该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较多,操作较复杂,需要做好小组内部的分工,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对于化学实验的结果,会因所使用的药品、仪器、实验环境、药品投放顺序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敢于质疑;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研究,反复论证。通过实验的重现性和可变性进行辩证的分析实验,最终得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各小组成员的分析和思考,从而促进同学之间合作意识的形成。
3.创设实验条件,强化合作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突破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培养合作意识,又可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一是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让学生只通过教材上规定的几个分组实验,就想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应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每小组分到实验仪器,内部加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样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发挥小组内部的互补作用,切实提高实验技能,增强合作学习意识。由于随堂实验具有时效性和同步性,能当场检验出学生的实验结果,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二是开展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方法,通过“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来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叁是开展设计性实验。传统的“照方抓药”式实验虽能提高学生的熟练操作程度,但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就某一实验题目或实验习题,将其化学原理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的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药品和仪器,自己根据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获得结论或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学生都会冥思苦想,相互交流意见和想法,使合作学习充分得到体现,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化学实验课时的限制,课内学生不可能做所有的实验。因此,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增加课外实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趣味性实验不仅可以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化学知识大都是一些书本知识,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实践性的知识则较少。因此,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上的许多家庭小实验都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验布置给学生,让各小组在课后完成,并在实验后写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最优的实验方案,促使各小组成员积极思考,为实验成功献计献策,从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总之,通过在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外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并实施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解决化学学习中“独学无友”的问题,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发表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17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