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的课前预习调查问卷(教师)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目的
问卷调查是为了教师对预习的态度与看法,寻找引领学生提高预习活动水平的策略,为课题研究的提供数据依据。
二、调查内容
(1)课前预习是否有必要;
(2)主要的课前预习指导方法。
三、调查对象
从本校(一所农村中学)高中教师中随机选取了4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2张,收回率100%。
四、数据统计
1.你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平时数学课前预习吗?
百分比
A.大部分学生都预习
85.7%
B.一小部分学生预习
11.9%
C.几乎没有学生预习
2.4%
2.你对你的学生有预习的要求吗?
百分比
A.一直有
90.5%
B.有时有
9.5%
C.一直没有
0%
3.你是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数学?
百分比
A要求在书上做记号并提自己的疑问
69.4%
B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16.3%
C.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后做课后练习
14.3%
D.要求学生翻翻书
0%
4.你觉得预习对学生学习新课有何效果?
百分比
A.能帮助学生认识新知
100%
B.没什么效果
0%
C.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0%
5.你要求学生预习数学一般用多长时间?
百分比
A.10分钟左右
35.7%
B.20分钟左右
52.4%
C.30分钟左右
11.9%
6.在预习前你觉得有无必要给予学生指导?
百分比
A.不用
16.7%
B.要指导
47.6%
C.看情况
35.7%
7.你认为对于数学这门学科需不需要预习?为什么?
需要。原因是: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课上要学的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思维等。
8.你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有没遇到过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困难?
困难主要有: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学生无法坚持预习;学生对知识框架结构不熟悉等。
五、数据分析
1.绝大多数(85.7%)教师认为课前有必要预习,而且几乎(90.5%)教师都能对预习提出要求的,全部教师都认为预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知。由此可见教师认识到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2.几乎一半(47.6%)教师认为要学生预习指导,三分之二(69.4%)的教师预习数学需要:在书上做记号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说明:学生如何更有效进行预习活动,需要教师的引领;数学是一门思维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提前知道即将学习的知识,并能有自己的想法。
3.多于一半(52.4%)的教师认为只需花20分钟左右预习数学。这表明:预习只是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因此预习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这要求教师必须制定有效的预习提纲,并做好预习作业的检查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