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学习目标:
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习难点: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在我们学习海水中的元素时,我们学习到氯化钠这种物质。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得到: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教师活动:标出2KBr + Cl2 = Br2 + 2KCl 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或
强调提醒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教师活动: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1)2Fe+3Cl2 = 2FeCl3 (2)CaO+H2O = Ca(OH)2
(3)Cl2+H2O = HCl+HClO (4)Fe+CuSO4 = FeSO4+Cu
(5) (6)
(7)NaOH+HCl = NaCl+H2O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氟、氯、溴、碘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I2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Br->Cl->F-
学生活动: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总结归纳如下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元素失电子总数 = 元素得电子总数
教师活动:归纳、概括、小结本课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3.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 = 元素得电子总数
巩固练习:P 46中的[问题解决]:
请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当堂练习,并交流反馈答题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 书P 46~47 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