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高二化学组 诸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其与水、与碱的反应。
2.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3.了解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4.知道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二、重点定位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叁、学习过程:
【分析材料1】15“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忆氯气的物理性质。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2FeCl3
Cu+Cl22HCl H2+Cl2
<><>HClO == ClO― +H+
(2)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
1、反应原理:MnO2) MnCl2<><>;
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 排饱和食盐水法 ;
3、尾气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
4、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温馨提示】
(1)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减少HCl挥发。
(2)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含Ca(OH)2量少,吸收不完全。
【过渡】为何氯气的化学性质这么活泼呢?
【分析】
四、原子结构:
甲 乙 丙 丁
)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②丁装置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OH-===Cl-+ClO-+H2O。
(2)该兴趣小组用100mL 12mol/L盐酸与8.7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 7.15 g。
【总结内容】
1、氯气的物理性质
2、氯气的化学性质
3、氯气的实验室制取
4、氯原子的原子结构
5、氯气的应用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