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史良法学院副教授、常州律师学院副院长、常州市孔子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徐新意老师做客礼嘉中学,给全体教师作了主题为&濒诲辩耻辞;君子的养成&谤诲辩耻辞;的讲座,向广大教师讲授儒家经典,分享国学智慧。
徐新意老师首先向大家阐释了&濒诲辩耻辞;君子&谤诲辩耻辞;的含义,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徐老师从儒家&濒诲辩耻辞;人有五仪&谤诲辩耻辞;谈起,&濒诲辩耻辞;五仪&谤诲辩耻辞;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这五类人在言行举止、思想境界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君子应该&濒诲辩耻辞;心不怨、忠信、仁义、色无伐、思虑通明、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谤诲辩耻辞;,徐老师就此作了具体的阐释和分析。徐老师强调,想要成为君子,就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不仅要真正理解,更要付之实践,身体力行。为了让老师们对君子有更直观的理解,徐老师还举了孔蔑和宓子贱的事例,两人同样为官,机会均等,但孔蔑有叁失,子贱有叁得。因为二人做官的心态不同,决定了各自得失。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利他还是利己,是负责还是敷衍,是进取还是逃避,决定着人生的前程和命运。讲座的最后,徐副院长与老师们积极互动,解答了大家的问题与困惑。
徐副院长的讲座站在时代前沿,联系生活,深入浅出,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老师们指出一条怀仁敬德、君子养成的明路,激励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放平心态、知行合一,兼备知识与智慧,持仁爱之心、谦逊务本,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濒诲辩耻辞;君子&谤诲辩耻辞;。(撰稿:施孝丹,摄影:马继宗, 审核:尹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