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 加强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3月30日下午,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第8次研讨活动,暨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标准的高中化学整合教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礼嘉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武进区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谷莹莹老师主持,礼嘉中学副校长吴柯军和横山桥高级中学马秋英老师分别开设了研究课,项目校的老师、课题组全体成员、谷莹莹名师工作室成员和礼嘉中学高中化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马秋英老师开设了高叁二轮复习研究课,题目为《化学工艺流程中条件的控制---温度调控》。马老师分“控温的目的”、“控温的方式”和“控温的范围”叁个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理解反应的原理和帮助学生规范解答工艺流程题;吴柯军副校长开设了高一新授课《化学反应限度》,他以演示实验入手,结合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探寻化学反应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变化的观念和平衡的思想。公开课后,与会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深入的研讨,从各自不同角度对两节课提出了观课感悟和宝贵建议。
礼嘉中学蒋红卫校长作了题为《“和乐”课程与“和学”课堂体系的整合建构》的专题讲座。蒋校长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9个方面阐述了礼嘉中学在“和乐”课程与“和学”课堂体系整合建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做法和收获,为与会学校和老师在课程实施与整合提供了样本和参考。
专家腾飞老师、王彦明老师和王晴老师分别作了题为《课程框架的逻辑架构》、《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的讲座,他们高屋建瓴,为在座的老师们在课程框架的建构、课程整合的主动性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提供了建议和范例。
短暂的活动结束了,但带给老师们的思考还将延续。以研促教,增进师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加强课程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实现化学课的育人价值,将是化学教师近阶段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