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常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化学学科组>>教研组常规>>教研组建设>>正文内容
徐文龙老师学科组讲座
“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标准的高中化学单元整合教学的作业设计案例
发布日期:2023-09-27   点击次数: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文龙

“双减”背景下高中化学单元整合教学的作业设计案例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徐文龙

一、作业设计依据

(一)国家出台纲领性文件为作业设计提供政策依据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作业设计提供学业依据

    提问与点评、练习与作业、复习与考试等是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问的设计应有意识地关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诊断;教师应注意发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诊断与发展功能,依据课程内容各主题的学业要求,精编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题。

单元与模块复习应依据内容要求,围绕化学核心概念和观念的结构化进行,通过提问或绘制概念图等策略诊断学生化学核心概念和观念的结构化水平;对于处在“知识关联”水平的学生,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概括核心概念的认识思路,形成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从而提升化学核心概念和观念的结构水平,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作业设计思路  

(一)把握教材整体单元知识体系及单元教学目标要求

以苏教版必修一第叁章金属及化合物为例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单元小节内容

课时分割建议

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及钠与水的反应

1

铁与水蒸汽的反应

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铁的重要化合物

1

第叁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及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

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体系结构化复习

1

单元综合拓展性作业讲评

1

(二)把握本单元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

主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1 元素与物质

    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达成的学业水平要求

 1.以钠、铝、铁为代表,构建元素与物质观,既进一步理解物质多样性;

 2.建立结构与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的关系;

 3.建立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4.学会用实验方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检验,用途等进行验证。

叁、作业设计类型

(一)作业设计类型划分

属性划分,作业可分为:1.预习性作业2.课堂作业3.课后作业4.复习性作业5.拓展性作业

形式划分,作业可分为:1.书面作业2.查阅作业3.记背作业4.归纳作业5.实践作业

用途划分,作业可分为1.巩固性作业2.检测性作业3.分层性作业4.趣味性作业5.实践性作业6.调查性作业

(二)不同类型作业设计

1.预习性作业

1)功能:导学功能,服务课堂教学

2)适用范围:新课或新任务(如实验)教学前

3)预习方法:动手操作,边读、边思、边记录等

4)注意事项:教师要精准设计预习问题;明确预习任务

5)评价反馈:课前督促检查、课堂及时反馈、自我完善

1:预习性作业建议模板

 

2.课堂作业

1)功能:诊断、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设计原则:精编、精选、适量性原则

3)设计形式:练习题,实验设计,活动方案等

4)注意事项:课堂作业设计要依据课堂教学流程,体现层次性(基础,能力,综合)符合逻辑性

5)评价反馈:及时性原则,便于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2:课堂作业案例[苏教版新教材  必修一P34]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预测】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酝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

 

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











[结论】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            。与你的预测是否一致?

3.课后作业

1)功能: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是课堂作业的扩充。

2)设计原则:精编、精选、针对性、适量性原则

3)设计形式:课堂知识复习,巩固强化练习等。

4)注意事项:避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减少对教辅的过度依赖,避免布置以刷题为目的的作业。

5)评价反馈:教师必须及时批改评价,并给予学生客观的、全面的、发展性的综合评价,并给予学生具体的作业指导。

3:课后作业案例1[苏教版新教材 必修一笔40练习与应用]

6.某小组同学探究Na2CO3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问题。

(1)观察:描述狈补2CO3的颜色、状态:                    

(2)预测:从物质的类别来看, Na2CO3属于      ,可以与               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3)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向盛有狈补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淸石灰水



②向盛有狈补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



③向盛有狈补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CO32-+H+=HCO3-

(4)问题和讨论:

①该组同学在探究狈补2CO3的性质时,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方法?

②在实验室中,如何鉴别狈补贬颁翱3Na2CO3 ?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础、取补驳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产驳

叠、取补驳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产驳固体

颁、取补驳混合物与足量狈补翱贬溶液充分反应,得到产驳溶液

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 g

4.复习性作业

1)功能: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并促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诊断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作业形式:思维导图、错题反思、知识过关清单、实验总结清单、单元检测练习等。

3)注意事项:可阶段性小节复习,也可单元复习或者模块复习;

               要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的连续性和常态化,能力巩固提升的精确性。

4)评价反馈:要及时有效,否则会流于形式,加重学生负担。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多加肯定,在知识,方法,态度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找准问题加以指导,激发学生信心。建议定期做优秀复习作业展示。

5.拓展性作业

 1)功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思维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作业形式:综合性强的专题练习,较为复杂的探究实验,综合实践性活动等

 3)注意事项:选题应有学科价值或应用价值,应体现严谨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应分层进行。

 4)评价反馈: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5)素材选择:来源于教材知识的延伸或疑惑,或生活中与化学密切相关情景素材。

          如:①本地自来水厂的生活用水;②本地生活垃圾是如何进行绿色环              保处理;③本地水泥厂的生产流程。

4:拓展性作业设计案例[探究实验报告案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中写到: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是活泼的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Mg+CO2 点燃  2MgO+C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主编《无机化学》 681 页中介绍:在高温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镁可以使 SiO2 的硅还原单质硅。 那么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对此反应的产物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

 

   据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究竟是什么?

 

5:(叁)苏教版必修一第叁章金属及化合物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框图:

单元小节内容

课时分割建议

课时

作业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及钠与水的反应

1

①预习作业;

②课后作业:小结3-1,3-2,3-3实验清单。

铁与水蒸汽的反应

1

①预习作业:探究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装置设计图(小组交流、评价);

②课后作业:画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①预习作业;

②复习作业:小结钠、铝、铁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标注,是离子反应的要改写成离子反应)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①预习作业;

课后作业:②总结实验3-5实验清单;③完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探究实验报告;④构建有关钠的思维导图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①预习作业;

②课后作业:小结有关铝的思维导图。

铁的重要化合物

1

①预习作业;

课后作业:②完成亚铁离子和叁价铁离子的转化探究实验报告;③小结实验清单;④小结有关铁的思维导图。

第叁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及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

①预习作业

②实践活动,有关合金以及金属材料使用的调查交流活动

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体系结构化复习

1

单元复习作业:①构建钠、铝、铁物质转化关系网,方程式(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归类分析);②价类二维图;③知识过关清单落实过关。

④单元专题练习;⑤单元检测;⑥错题反思归纳。

单元综合拓展性作业讲评

1

拓展作业:实验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

总之,“双减”背景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要全面把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对教材中选定的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学情精编精选、统筹安排,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常态化的规范做;能力提升性作业:推动分层做;综合实践性作业:择时择优做。这样才能起到促教促研的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