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致和
“致和”出自《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涵义:致和,即“致中和”之意,原意是人事极其和顺。校训表述为“致和”,即学校致力于追求和谐发展的境界,也就是要达到一种老师和学生、物质和精神、校内和校外、自然与人文、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等方面的和谐、融合状态,引领学校创建和融共生、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教育生态。简言之,致和,即“学以致和,和以达道”。
【学校精神】自强不息,和衷共济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积淀下来的,被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或精神支柱,是学校的“教育场”“精气神”,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语出《周易·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涵义:自然界昼夜不息、刚健运行,学生要以此为榜样,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激励一代代礼中人本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