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备课组 朱爱卿
一、指导思想:
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环保意识如何,即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环境科学的掌握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只是在生物学中有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知识。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活动方案
(一)利用课堂教学,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理论,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有很多章节都可以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因而教师就应该立足课堂,利用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1.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如苏教版生物必修叁中有关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教育学生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生活,春夏之际,百花盛开,使人神清气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 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秋冬时节,菊桂飘香,松梅傲雪,可培养学生坦荡豁达的性格和顽强、拚搏进取的精神。
2.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节中,除了课本提供的几种动植物资料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录像片,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情感。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小事不可忽视,它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3.课堂教学中介绍一些环保节日
早在1987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7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10年”。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2月2号:世界湿地日;3月21号:世界林业日;3月22号:世界水日;4月7号:世界卫生日;4月22号:世界地球日;5月22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日;5月31号:世界无烟日;6月5号:世界环境日;6月17号: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号:全国土地日;9月16号:联合国保护臭氧层国际日;10月4号:世界动物日.
(二)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1.宣教文艺活动
就环境教育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对校园中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我们全体生物教师,在讲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同时,多讲讲生物资源的保护,多讲讲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多讲讲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特别要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事例(比如,哪些环境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继续受到污染能改善并且保持它),以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注意培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们去掌握、去宣传学到的环保知识,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样,当学生们又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家里去,带到社会上去,环保意识 才能在社会上得到普及,
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去保护环境,那将是我们国家、民族之大幸。
叁、活动过程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1.我校绿化建设情况调查
|
组织学生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将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鉴定,并作挂牌说明,使学生对校园内各种植物的学名、俗名、分类地位、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等有初步了解。了解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
|
2.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对校园环境改善的影响
|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吸滞灰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净化土壤;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细菌等。对如何合理选择校园绿化植物做出建议
|
3.池塘生物多样性的调查
|
让学生课前先调查学校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进行分析、总结,课上进行小组交流,最终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等,不仅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
4.结合必修2“基因工程”内容
|
撰写小论文《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净化能力的构想》、《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系统潜在危机的探究》
|
5.了解水污染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
|
|
6.植树节组织了一次植树、种花、种草活动。
|
|
7.世界环境日举行了一次捡白色垃圾活动
|
|
8.结合“生态系统的全球性”相关教学
|
研究农民焚烧秸秆现象对环境的危害,做出合理建议
|
9.开设知识讲座
|
“对于校园绿美化及花卉栽培”,“对于人类遗传病”,“环境激素对生物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
|
加强公民环保意识,我们应从小开始,从小处着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相信,人类与地球一定能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