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生物学科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正文内容
创新教育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常州市年会论文叁等奖
发布日期:2014-10-3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章吉

 

创新教育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武进礼嘉中学章吉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如何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首先是从优化实验材料入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优化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四大措施优化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最后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反省能力。
关 键 词  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材料&苍产蝉辫;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苍产蝉辫;优化策略
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生物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生物实验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因为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是求异性和多样性,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材料的一个小小改进,一个新探究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逆向思维就是一种创新,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习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优化实验材料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生物学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生物学实验需要活体或具有活性的材料,并且需要在实验前一定时间内采集、培养或购买,所用材料易受地域、季节、气候等影响。教材中所推荐的实验材料虽然经典,但有些地方不能按时获得,从而影响实验的按时开设。因此,就地取材,寻找一些本地易找,实验效果好,低成本的材料来满足教学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要选取紫色的洋葱鳞片叶,但洋葱鳞片叶的表皮颜色从外到内逐渐变浅,往往只能用第一、二两层,平行班多时,浪费非常大。但如果该“切”洋葱为“剥”洋葱,先剥外面1-2层鳞片叶以用于前面班级的实验,将已剥外层鳞片叶的洋葱放在室外日晒风吹,以加速其内层鳞片叶的紫化,再用作第二轮实验,这样不仅实验效果好,而且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不好撕,而内表皮却很好撕,可用方法使部分内表皮紫化,只要把洋葱剖开,内部皮朝外,放在温暖有散射光的地方,可用保鲜膜盖上,定时喷洒点水,4-5天后内表皮就会变紫。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节约材料。在实验课前曾让学生思考,除了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你还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来替代?结果不少学生带来了替代品,如紫皮大蒜苗下部的紫色鳞片叶,苋菜的紫色茎表皮,紫玉兰花、紫鸭跖草等,实验结果发现这些都是代替洋葱的好材料。又比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以前都用水培法培养洋葱根尖,不但有天天换水的麻烦,而且有些洋葱生根少,往往只有56条,多的也不过10多条,利用完小小的洋葱根尖后,整个大洋葱只能扔掉,实验成本非常高,后来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寻找实验替代品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用大蒜代替洋葱生根的,有把大蒜用铁丝穿成一串,使换水更方便的,更有学生提出用沙培法代替水培法,这样既不需要经常换水,所占器皿和场地还少。还比如在《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口腔中采集口腔上皮细胞,除了要消毒牙签外,少数学生也不乐意用牙签刮取口腔黏膜,可利用洋葱内表皮做临时装片,效果不亚于口腔上皮细胞,而且植物材料也不用消毒,较为方便。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使材料来源更广泛,取材更方便,实验准备更容易,实验成本更经济。并且可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选择、获取和处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利用、节约资源的意识和敢于创新意识的精神。
二、       优化实验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模式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已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不仅有助于生物学实验的开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优化实验教学的模式,关键要优化以下几个环节:
21优化实验前教师的预实验
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必须进行预实验,既可让教师充分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又能发现实验材料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材料,避免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从而为学生实验的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如果对实验现象了解不透彻,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就不知如何解答,对学生的实验现象也无法正确评价;此外还可避免教师因不熟悉实验操作环节,不清楚实验所需时间而造成教学时间不够。因此课前教师亲自动手做一遍实验,提前预料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既能从容驾驭实验教学,检验实验效果,还便于更好地改进实验。
22优化设计实验预习学案
图表式实验学案对学生预习实验进行全面指导,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分析等呈现出来,同时教师对实验关键点给予提示,这种方式比常规的看书预习要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抓住实验预习的要点,这样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预习,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23优化问题的提出
教师应把实验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对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进行解读,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提问,教师收集汇总学生的各种问题,如《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许多的问题:1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一样的吗?高温会不会使酶失活?低温呢?3多高的温度会使酶失活呢?如何确定出这个温度?,(4使酶活性达到最高的最适温度到底是多少?由此看出,学生对于温度影响酶活性地探究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渐入佳境了,提出的问题探究价值也越来越高。学生可根据问题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学生自己尝试获得“为什么”的道理要比接受现成的“是什么”更有意义。
24优化实验的设计
优化实验设计关键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制定实验方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实验室平时对学生实行全面开放,学生两两结合成一小组,在给定的范围内,学生自行设定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进行准备工作、自行完成实验并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由于学生思路所限制较少,在实验中表现出创新性想法,对教师也很有启示。同时也让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这个“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生成”。
叁、       优化实验教学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反省能力
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与改进实验教学,更能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31增加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
增加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自评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本次实验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又能使教师较准确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情况。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教师可设计自我反省能力自评表(见下表),学生可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步成为认知的主体。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自评表

项目
评分细则
得分
知识准备
能够把“有丝分裂”的知识点融入到实验情境(10分)
 
能够把回顾3-4个对于“有丝分裂”的知识点(5分)
能够把回顾1-2个对于“有丝分裂”的知识点(3分)
实验操作
能够遵守所有的实验操作说明(10分)
 
能够遵守部分的实验操作说明(5分)
很少遵守实验操作说明(3分)
结果记录
能够真实准确记录实验结果,认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10分)
 
能够较为准确记录实验结果,能够完成实验报告(5分)
实验结果记录失实,实验报告填写欠认真(3分)
总分
 
32增加实验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如何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评分感到困惑。而学生在完成练习册中诸如“完成实验感言”,“从其他小组受到的启发”等题目时往往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教师不妨设计一些调查问卷,由学生不记名填写。例如“高中生物实验情感态度问卷”。

具体陈述
非常符合
一般符合
不符合
1、做生物实验很有趣
 
 
 
2、对生物课,我没有太大兴趣
 
 
 
3、当生物实验失败时,愿意再做一次
 
 
 
4、实验时,能与同学分工合作,有计划操作
 
 
 
5、实验后,翻翻生物课本还是挺有趣的
 
 
 
6、做生物实验是浪费时间
 
 
 
7、课上做完实验后,我会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事实上,优化生物实验材料、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评价是最基本的优化策略,因为只有实验材料的最优化才能保证生物实验的顺利开展,才可以优化教师的实验设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才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才可以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而优化实验教学的评价,才可以改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反省能力。为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和优化策略吧!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 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生物学通报. 2006.1:27—28
2.         董晶. 优化实验报告 提升实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生物学教学. 2010.3:50—51
3.         施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必修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