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
——2014——2015学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2013年11月,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课题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小组立项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为扎实有效推进本课题研究工作,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调查、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定2014——2015学年度课堂研究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教学创新是课堂改革永恒的主题。本学年,本课题组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组建设,举行开题论证活动;组织课题组围绕课堂教学创新这一主题,制定和完善课题设计方案,全面开展以“过程思想”为核心的文献资料研究,广泛开展以问卷、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调查研究,开展对教学过程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以理清研究思路,提高全体老师的教学创新理念,明确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创新。
二、工作思路:
1.加强课题组建设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教科室负责人组成,加强课题研究的行政领导力量。
(2)聘请专家团队。聘请省内知名学者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顾问。
(3)组建课题组核心团队。课题组核心团队由初高中教研组长组成,颁发聘书,明确分工和职责。
(4)制定课题活动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课题研究行为,约束和引导课题组成员的活动。
2.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研究方案是总纲,纲举目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扎实的课题研究方案对于推进课题研究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课题组根据课题申报评审书,制定详细的课题设计方案。
(2)在课题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开展文献资料研究
(1)“过程思想”文献资料的研究。围绕“过程思想”,收集古今中外哲学家、教育家有关“过程思想”的文献资料,从哲学、教育学、教学论层面研究“过程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理论。
(2)形成对于“过程思想”自己的话语。通过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过程思想”的基本理论,在教学论层面确立自己独特的理解、主张和话语,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4.开展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从常见的课堂教学现象入手,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梳理、聚焦问题,分析利弊,追查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和策略。
5.开展教学过程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
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作业练习等要素组成,通过研究,明确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优化要素之间关系的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创新系统。
叁、具体活动安排
1.1-2月份:组建课题组。聘请专家担任课题组顾问。组建核心成员。
2.3月份:开展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3.4月份:开展课题论证活动。聘请专家开题论证。
4.5月份:制定课题设计方案。
6.6月份:开展文献资料研究。建立课题组专用学习室和资料室。建立专题网站。
7.9月份: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设计问卷调查方案,撰写调查报告。
8.10月份:开展子课题申报活动。围绕主课题,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
9.11月份:开展教师论坛。论坛题目初定为: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
10.12月份: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展示分为校内展示和对外展示两部分。校内展示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老师开设公开课;对外展示与学校一年一度的对外公开课相结合。
11.11、12月份: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本项研究活动与上述9、10项活动结合。
12.12月份前:组织骨干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确定论文题目;讨论写作提纲;推荐发表。
课题组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