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学习:创建以学为主的课堂
&苍产蝉辫;尹建文
“过程学习”理念来源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根本转变:变以教为主的教程为以学为主的学程。这一思想强调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追求结果,而是要让师生真切体验学习过程本身,在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创新和生命的飞跃。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其总体目标就是要在过程思想的引领下,通过“理念、策略、范式”等方面的叁大转变,创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实现师生生命活力的充分迸发,使学习过程充满激情、欢乐和智慧。
一.理念转变:确立“重学习过程、重评价激励”的过程学习思想
怀特海认为,万物不断生成的根本原因是现实存在内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学习理念旨在把学生的学习如实地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连续生成、持续创造的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的过程、过程中的激励和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
强调学习过程的系统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对课前预学阅读什么、思考什么,课堂学习着重探究什么,课后作业练习做些什么等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布局,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环上升的学习过程。我们以“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为抓手,引领师生以课时为单位,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总结反思等四个板块编制和使用学案,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一体化设计,突出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由被动地听课、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提问、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是发挥和实现学生生命潜能的前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决定着预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并且对学生发展能力、培育情感等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即时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及时予以评价与指导;同时,着眼学生主体发展,改变单一考试评价的方法,制定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学习成效等方面的观察要点和评价指标,建立结合学习成效、重在学习过程的学生学习水平综合评价机制。
二.策略转变:实施“以学为主、好学乐学”的过程学习方式
怀特海认为:“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 可见,过程学习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生命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过程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以下几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过程环节: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目标是预期的结果。没有目标的学习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高效教学最具目标意识,能否设置适切学生实际的“叁维”学习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明确提出“决不上一节无目标的课”的观点,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确定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置每一学习阶段、每一学习单元和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以此来引领各项教学和学习活动。
作业前置,课前探究。课堂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各学科备课组根据学习目标,设置相对统一的前置性作业,通过学案的形式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组织学生在自学课本知识和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限时完成前置性作业;老师及时批阅,掌握学生在课前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组互学,班级共学。以学为主的课堂要求学生采用多样化的主动学习方式。小组互学的具体形式是组内讨论,其本质是以“兵教兵”的方式来“学”,而不是教师直接“教”。小组展示活动则是学生开展班级共学的有效形式:这种学习方式很自然地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为本组的优胜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得以实现。
当堂检测,即时反馈。当堂训练具有一举多得之功效:最大的功能是及时检测、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时调整和执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同时,当堂训练的题目本来是课后作业的一部分,现在前置到课堂上来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再者,在老师的视野范围内限时独立完成作业练习;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大大提高过程学习的效果。
叁.范式转变:开展“反思性教学、行动中研究”的过程科研活动
把教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反思性教学和在行动中研究的过程科研活动,营造浓郁的校本研讨氛围,提升教师的学术专业水准:
反思性教学: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焉”,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要通过反思活动来实现自己成长和发展。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自我反思活动,从自己和他人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撰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都要精心组织开展网上沙龙和教学论坛周活动,致力于营造“和谐、自由、专业、开放”的学术研讨氛围。参与论坛的教师在阐述观点中产生新的感悟,在观念碰撞中激发智慧火花,在质疑问难中提升思辨能力。
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是从教学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课题的参与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我校以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为领头羊,开展以“问题解决、教学改进、质量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行动研究。学校鼓励教研组积极申报区级以上课题,加强做好课题研究指导和管理等工作,制度化地举行开题认证、学期考核、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总之,过程孕育结果,结果源于过程。确立过程学习理念,实施过程学习策略,形成过程研究范式,是实施减负增效、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更是超越教育功利主义,着眼学生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
本文发表于《中国名校》杂志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