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学生,还学生真正的课堂
——练习讲评公开课的反思
孙玉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重点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打造“生本教学”、“和谐课堂”,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本特点——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四个环节——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达标训练与测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老师独霸课堂,一讲到底的局面,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当然这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给高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几次带领老师外出听课学习。学习过后,深有感触,必须付之于行动,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科组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感觉到学生学习热情明显高涨,教学效果也在期中考试中得到了体现,我所教班级的平均分是92.2,100分以上6人,只有3个同学不满80分。根据安排,我开设了一节讲评练习的常态课,供大家讨论。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扎实掌握所学重点词汇的用法,并能真正运用于练习中。意图改变老师讲解,学生听写、背诵的陈旧方法。所以我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后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并能解释,从而达到熟记这些词汇的目的。
教学过程是:
一、学生课前完成练习,教师批改,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二、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重点讨论错误多的题目和典型句型。
叁、学生呈现答案,并能作出分析解释,与此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汇,便于学生整理记忆,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发散思维的开发,能联想出与之相关的词汇等,同时加强解题方法指导。
四、重点句型复习,类似句型对比记忆。
五、应用词汇,阅读训练。通过讨论,理解全文,学生得出答案,并给出支撑句、关键词、词组,且能说出理由,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点拨作用。
七、最后5分钟学生整理反思一节课所学知识。
八、课后配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总结:
一、本节课容量过大,显得紧张。因为根据学科组要求,改变了原定设计,要求我能够兼顾到两种题型的练习,所以把原定15个单选练习的课型,又增加了阅读理解题型分析。所好学生基本素质尚可,基础比较扎实,平时训练有素,勉力而完成,实属侥幸。
二、本节课重在尝试,强调实验,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心中坦然,不以成败论得失。
所喜经过精心备课,同学们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这一节公开课,很是欣慰。由此可见,相信学生,还学生真正的课堂确实能做到。当然,教学环节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跟上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尝试、创新,争取取得好成绩。
在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那么,怎样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呢?
(一)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能做到这一点,让学生愉快学习。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
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成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对他们的成绩多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然后主动发言,分析并给出答案,把一切都交给学生,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叁)以学生为主体,把他们的言谈、表演作为教师的主导
学生都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让他们自由发挥,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所讲内容,适时引入主题,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遇到课文的整体理解,我会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展示各种图片和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只要我们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