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给教育这杯“咖啡”多加一勺“糖”
发布日期:2015-10-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尹建文

 

给教育这杯“咖啡”多加一勺“糖”
常州武进礼嘉中学&苍产蝉辫;潘少波
与女儿同饮咖啡时总要争执一番,我说甜,她嫌苦,争执的结果往往是在杯里加一勺糖。后来想了很久,我才有点明白其中的缘由。我已届中年,而女儿尚是童年。中年的生活不再甘甜,中年的身躯已经历了种种磨难,而童年却充满欢乐与甘甜,儿童的各类器官及心灵都很幼稚,经不起如此强烈的刺激。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老师千方百计地向学生讲述读书与吃苦的有关典故与道理,“悬梁锥骨”、“积雪囊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等,似乎要让学生懂得人生来就是要经历磨难,学习的真谛就是“苦读”,于是老师就有理由在学生本以承受的精神及课业负担面前继续加压。而学生却不同,他们总是抱怨作业太多,学校太封闭,生活太单调,竞争太激烈,总是渴望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渴望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于是厌学、弃学甚至轻生之事不时会发生。在教育这杯咖啡中,教师和学生也在不断地争夺这一勺糖。
正如不怀疑咖啡之苦一样,我们承认学习之苦。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学生的生活应充满欢声笑语。他们更乐于在自由的、充满情趣的、更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所以在结学生的这一杯“咖啡”中应多加一勺如糖一样的“伴侣”。
学习之苦如咖啡之苦一样是无法剔除的,但给学生的苦显然要有一定的度,超过了学生的“度”,学生会有逆反的心理,就会厌学和弃学,甚至不惜用年轻的生命来抗争。
我们不是为苦而去喝咖啡,人们只是为了享受而去喝咖啡,这个道理没人怀疑过。学习之苦也并非学习的本质特点,可在现实的教育中却很少有人向学生阐述学习的同时也是享受的道理,更少有人能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