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反思,增加思想的厚度
发布日期:2015-10-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尹建文

 

反思,增加思想的厚度
武进区礼嘉中学   袁莉娜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反思尤为重要。如果说热爱语文教学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前提,不断的反思则是语文教师成长的推进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变被动反思为主动反思,这样才能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超越旧我,才能保持生活的激情,不断地从语文教学中获得乐趣。
2005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活动在金陵中学举行。我见到了苏教版教材的部分编委,南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苏州高中的黄厚江老师,锡山高级中学的唐江澎老师。尤其黄老师和唐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使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到底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一、搭乘信息技术快车
信息社会,教师必须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辅助教学。在金陵中学听的六堂课,授课教师均来自江苏省知名中学,他们无一例外都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南通教研室袁菊老师的《我与地坛》在课堂导入时,播放了残疾人舞蹈《生命之义》,感人的画面,坚强的意志,动情的解说深深感染着每位学生,大家完全沉浸其中。邗江中学茆邵梅《鸟啼》用震撼人心的东南亚海啸图片导入课堂,创设了凝重的氛围。但他们并没有滥用多媒体教学,而且恰倒好处的辅助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平时上课,我也制作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但有时感觉是浮光掠影,效果不理想,在实效性上还应下工夫。
二、展示教师语言魅力
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像散文那样优美。用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这里我还想说说袁菊老师的《我与地坛》,如散文般的优美语言是这堂课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地坛本是无情物,却开启了史铁生的心智,这青春不在的古园,颓败荒凉与史铁生心境契合。”“有一种爱动人心弦,有一种爱穿越生死……”“母爱是一条河,流淌着无尽爱,她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成了儿子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听了袁老师的课,感动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思考。我觉得自己是一位不成功的教师,很多方面仍需不懈的努力。语文学习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语文教师更应常学习,多积累,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注入“源头活水”。
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有人说“教师提问=学生默哀叁分钟”,这句话生动体现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无目的性。一堂好课,教学过程应流畅,应有一个亮点。教学过程的流畅需要把主问题设计好,主问题要能提纲挈领,要能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要说。
袁菊老师在《我与地坛》中她设计了“‘我’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我’的心路历程与地坛景物有何关联?”南京五中赵老师《赤壁怀古》和黄老师的《阿房宫赋》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投影,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的提问很有建设性,如《赤壁怀古》中“作者对叁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艳羡周瑜?”“赤壁之战对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为何将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与历史相符吗?”“‘人间如梦’说明苏轼思想的积极还是消极?”《阿房宫赋》中“‘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如何理解”?等等。这些提问让我看到了学生积极跳跃的思维。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源自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期间语文教师功不可没。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急于把文本内容讲完,对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做的不够,很是惭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切实加强,尤其应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短短两天的教学观摩活动,我收获很多。我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坎坷,但同时又感受到语文教学带来的愉悦。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享受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永远怀着享受的心情去对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