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写作才能教好写作
陈岚
初叁新课已经结束了,第一轮的复习开始。面对中考试卷上林林种种的试题我感觉最难的是作文的复习。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题,恐怕持否定意见的人不多。而讨论作文教学的出路何在,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能教得好写作,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现实的情形是:会写的,未必会教;会教的,未必会写;自以为会“教”的,效果未必就好;根本不会“教”的似乎效果也不差。教师写作素养和作文教学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我思考的话题。
阅读最近的一起《教师博览》中《最好的老师》一文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文章中孩子初一的作文题是《我为什么和王伟打架》,这哪里是作文啊,分明是一篇检讨书嘛。但由于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又有着最直接、深刻的感受,孩子写的很细致。再仔细看作文后面教师的红笔批语:“文章有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对自己的剖析也很到位,但是对打架过程的描写,还缺少细节,显得不够生动。加油哦!”一个作文本上除了几篇命题作文外,大多是类似的即兴作文——有一篇写的是迟到的原因和经过,对路上堵车时的急迫心情,描绘得有声有色;有一篇写的是为什么上课走神,因为自己被窗外忽然飞过的一只小鸟吸引了,后面是一大段想象文字。这个老师唯一要求的是每一篇都必须写得真实生动,与众不同,内容和感受都不得重复,而且都是亲生经历,所以孩子有话可写。在每一篇作文背后,教师都会对作文进行点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点化。润物细无声,几年下来,孩子不但喜爱上了作文,作文越写越好,而且,所犯的错误越来越少。
读完全文,我真的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心生敬意,他是一个真正懂得写作的老师,懂写作的老师才能对学生写作提出合理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也是目前作文教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教师往往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简单、经历比较少,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比较单纯,考虑事情与问题比较简单,生活体验很少。因此大多数学生在拿到一个所谓的作文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而文章中的老师却不同,他教会孩子的,不仅是写作文、爱作文,而且是生活的积累,是对人生的积极思索!他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生活是作文最好的老师。
常常羡慕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那“无招胜有招”的大境界,现在看来大境界也是最简单的道理:真正懂得写作文的真谛,教会孩子关注生活中间的小事,积极思索,才是教好写作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