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驼铃(课时1)
周水易
教学目标:1、能对我国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主动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音乐文化。
2、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感受其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音乐特点。
3、学唱《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的地区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青春舞曲》,领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导入
浪漫丝绸之路,传递东方的辉煌,载回西方的灿烂,音乐便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今天,我们将随着那声声驼铃,去了解丝绸路上的文化,去感受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乐歌。
二、新课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一路西行,我们来到了甘肃、青海一带。这儿有动人的山歌“花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首着名的《上去高山望平川》,来感受“花儿”的独特风格。
①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由哪几个音构成?
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
提示:歌曲由2 5 6 1 构成(五声调式)。 歌曲高亢悠长、宽广舒缓。
②介绍:“花儿”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相毗邻地区的山歌,是回、汉、撒拉、东乡、土、保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歌种,并且长期用当地汉语方言传唱于诸民族之间。
分类(按其地区的不同分):河湟花儿、洮泯花儿。
河湟花儿长于抒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洮泯花儿长于叙事。
2、欣赏《千年敦煌》
走到河西走廊的尽头,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敦煌,来到艺术宝库莫高窟,这里有令世人瞩目的文化,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呢?
① 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敦煌的历史和艺术作品。
(敦煌是古代丝绸重镇,历代遗留下来的石窟壁画、彩塑举世闻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② 欣赏歌曲《千年敦煌》,感受歌曲描绘了什么情景?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歌词以排比的手法赞颂了千年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倾诉了人们对敦煌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③讲讲还有哪些表现“敦煌”的艺术作品?播放《千手观音》片段。
3、学唱《青春舞曲》
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过了两关就来到美丽的新疆,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①欣赏
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
轻快活泼富有朝气,流畅而富有动力感,洋溢着舞蹈的特性。
② 学唱
础、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慢速,注意“别得那呀哟”
叠、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回原速(轻快活泼地)
颁、跟伴奏唱,注意歌曲的节奏、情绪
顿、欣赏《青春舞曲》舞蹈,仔细观察维吾尔族舞蹈的特色
扭脖子、手鼓、服饰、背景(天山)、
贰、加上舞蹈动作演唱(击半掌作手鼓、扭脖子、托帽、)
③歌词简单扼要,由眼前景物引出人生感叹,以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告诫人们:“小鸟飞去不回来,青春一去不复返”,教育年轻人要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④作者介绍
王洛宾 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49年起,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乌鲁木齐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他一生经历坎坷,但从不放弃对音乐的渴求。他十分注意学习民间音乐,长期从事西北少数名族民歌的整理工作,搜集、改编、创作了大量民歌和具有民歌风味的歌曲,如《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此外,还作有歌剧《带血的项链》、《沙漠之歌》等,他是开发我国西北民族音乐宝库的先驱者,被人们誉称为“西部歌王”。
(欣赏相关作品)
叁、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和演唱了我国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 ,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