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级课题>>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正文内容
“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发布日期:2017-05-1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黄燕君

 

                     高如玉&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黄燕钧  时间:2017.2.17

立项级别
   
课题名称
  
高如玉 、黄燕钧
所在单位
江苏常州武进礼嘉中学
一、课题介绍
(一)概念界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导学: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比,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思考、求知、探究、应用、创新,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本课题的导学媒介为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作的微课。
(二)理论依据
1、翻转学习理念
翻转学习,是指原来在课堂中学习的显性知识,转换为在课外通过网络来学习数字教学资源,获取显性知识,而在课堂内让学习者共同完成知识的挖掘、内化等学习任务。本课题在后续的微课程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中,我们将翻转学习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引入微课导学,课中案例剖析和分组讨论,课后总结与反思,使多个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保证翻转学习的连贯性,使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
2.“发现学习”理论
该理论强调学生在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下,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通过上网、学习专着、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微课的理论,写好教学随笔,积累教学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100多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微课认识及态度。
3、课前翻转课堂,课上对学生提问。
   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国内外都有较多的实践研究案例。课前的学习相当于预习。这种方式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收益较大。能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更深一步的互动研究。但学习较差者几乎没有效果。成绩依然在低分区徘徊。
4、课上一起看。边看边讲,然后再看。
   在这种方式下学习的班级学习成绩有进步。较差的学生收益较大。
分析原因如下:1.底子较差的学生在概念性学习中知识点支撑不足。微课不能解释的面面俱到,边看边暂停提问,能够改变微课的互动性,能够解决微课设计中未能充分解释的基础性问题。
2.老师暂停提问的介入,能够解决学生注意力分配问题,让学生更好的关注知识的要点。
3.看完后的回放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知识结构的生成。
4.利用“青果在线数学网”提供的微课,挑选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微课直接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叁、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微课”学生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 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发表:高如玉老师撰写论文《初中数学“微课导学”的实践与思考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顾德刚老师撰写的论文《微课相继发表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3)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微课设计应有待突破。
2、应用方式有待突破。微课应当与导学案做更紧密的联系。这个导学案设计就要打上微课的烙印,更要在这个知识点上做更多深入的挖掘,突破微课知识点应用上的屏障,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如何兼顾优生和差生,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利用数据来调整学生学习的进度,互动内容与练习题。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期结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