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小高考专项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
学习要求:
1. 自主完成以下判断题,有疑问的打上记号。
2. 通过相互讨论、探究能辨清知识点并予以掌握,以提高答题准确率。
判断题:
1、哲学是对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4、哲学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8、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9、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0、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1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13、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4、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
15、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16、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规律。
17、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8、规律既可以被认识和把握,又可以被利用和改变。
19、规律具有普遍性,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相同的规律。
20、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有了人脑便会产生人的意识。)
21、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22、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24、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5、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26、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7、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28、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29、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3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
31、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所以人不可能认识整个世界。
3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3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具体联系。
3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3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36、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37、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是发展。
38、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9、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40、“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41、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42、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4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对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4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5、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46、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4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48、社会存在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49、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5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51、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2、人的价值在于享受价值。
53、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5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55、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56、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