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级课题>>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正文内容
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总结
发布日期:2017-08-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黄燕君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高如玉老师和黄燕钧老师主持的数学课题《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已一周岁了,在这一学期里,数学组课题组成员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了《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努力,踏实工作。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这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是课题组成员的始终坚持的信念。这一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了《微课的理论和制作技巧》、《情境微课开发》等读本,利用暑期积极参加区举办的名师大课堂培训。并通过上网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教学交流研讨,相互学习经检
课题研究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的过程。每个月我们总是抽一个上午时间进行课题交流和研究,在交流中,课题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感觉学习的重要性。每个年级,首先确定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应该说,每一次课题活动都能使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众念得到改变,教学思想得到升华。
1、积极听课与评课
实验老师每个学期都要承担一节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都要参与听课与评课,重点评价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和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通过评课和其他老师的建议,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研究课。
2、开设的研究课和实验课
姚文琴老师就“复习课导学”方面承担了《反比例函数》的教学研究课,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高如玉老师和黄燕钧老师就“解题教学如何导学”开设了同题异构研究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在这方面的理论进行学习进行汇总和对这节课的反思。
陈东辉老师就“教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开设了研究课《定理与证明》,并对课题组成员培训了几何画板的操作过程,使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
叁、理论结合实践,追求高效课堂
课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在我们学习理论的同时,结合
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采取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等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新局面。而教师在这一方面也进行反思与总结,课题组成员黄燕钧老师、蒋华英老师、顾德刚老师的论文发表于各级各类刊物,高如玉老师的论文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论文评比中获叁等奖。
总之,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的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行动中探究。
务求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为一线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