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的有效方式--直观教学
王小春
【摘要】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直观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直观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获得并积累地理感性认识和材料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而能更好的理解地理基本概念、理论,降低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益。在信息化手段深入课堂之际,地理教师更大力运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直观教学 减负增效
着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人脑获得的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地图,其承载着大量的视觉类信息,地图教学也是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方式。故直观教学是地理教学本有的传统,也是学习中最常用的方式,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图象也是学习地理最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间呈现一种线性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即用于教学的时间总量越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间越多,学习的成绩就越高,越好。直观教学能使形、声、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兴趣并易于形成无意记忆。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图形和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们的信息量在单位面积上远胜文字,兼具形象直观的特点,更能突出显现某一和某几种关键信息,利于加快学生感知和理解感性地理知识,形成理性地理思维,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节约文字教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疑难点的教学。
2001年6月《国务院对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基础教育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教育带动现代化。” 无论从地理教学的传统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都需要大力发展直观教学,不仅要继往开来,更要推陈出新。不妨从感官和思维两方面入手。
一、感官直观
1、视觉直观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各类型地图在信息化条件下越来越易于获取,平时应注意收集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各种图形。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作为相关资料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善用能展示关键信息的板图板画帮助学生记忆重点知识。
对于学生体验较少或没有的地理事象,可以展示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例如“玄武岩”,语言描述是“一般是黑色的,有气泡的岩石”。直接展示标本或图片,便于学生识别其鲜明特征。不仅丰富、充实了教材内容而且增强了感性认识。还可能借助各类纪录片中视频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语言能表达但却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内容,如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可以截取《家园》中美国商品谷物生产场景让学生欣赏。
用简单工具直观演示一些地理现象,帮助学生区别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在较为黑暗的教室中用手电照亮地球仪,用来演示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的不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读图比读文字理解来得更快捷和易于理解。教师应具备将文字转化为图形板书的能力,体现直观教学的优势。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将太阳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甚至太阳辐射整合在一起,以图形形式(如右图)展现,便于学生的知识整合。
2、语言、听觉直观—顺口溜
大量文字记忆是枯燥的,可择其精要编成顺口溜或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如行星的排序和分类,可以编成“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来记忆。还有如地球自转方向,地转偏向力偏向规律,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既便于记忆、理解,又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在减负增效的同时,还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肢体、动作直观
一些地理现象和规律,还可用肢体语言来直观展示。如握拳来记忆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北逆南顺,手心面向自己摊开的手掌,北右南左来记忆地转偏向力的偏向规律。
4、宏观、微观过程直观
地理上的宏观过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文字阅读费时费力,学生无兴趣,教师也难以解释清楚。用视频或动画展示这些过程,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易被调动起来。如环境演变对生物的影响,其中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如地质年代,海陆环境演变、气候变化等,教师都头大,更遑论学生。用趣味视频《3分钟浓缩生命进化历程》,学生就很感趣,看完一遍后,教师再讲解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再如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灾害之间的联系,在很多的纪录片中都有相关的动画,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截取工具将所需要的片段载取出来,再根据需要进行拼接后演示,效果更好。
二、思维过程或结果直观化呈现
表象、具体的材料是建立抽象、概括的思维的基石。将零散的相关知识整合后作系列化呈现,可以直观体现教师或学生的具体思维过程或结果。如地球公转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数据分散于教材的叁幅图中,在作整体动态分析尤其是寻找规律时非常麻烦。将图中的数据作系列化分析,进而借助笔笔罢中的图表工具将数据转化图形,会极大地降低教学难度,更易分析其中的规律,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能用于地理直观教学的资源和软件也越来越多。
叁、跟紧信息化条件下直观教学的发展
1、借助思念导图类软件为学生编制整体框架
教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教师依据课标是心知肚明,但学生并不明了,习惯于跟着教师走,主动性不强。如果我们运用思维导图类软件编制一个教学框架,并展示给学生(如下图),那学生很可能会明白自己应采用什么方法学什么内容,重点掌握哪个知识点,达到怎样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针对性就更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宇宙中的地球思维导图(基于鹰翔思维导图编写)
不仅一节的内容可能这样直观展示,甚至一章、一册均能这样展示。
2、借助优秀的学科APP资源或软件,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实时跟进教学
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新鲜感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苹果应用商店里有很多学科APP资源,可很好地帮助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学生也可以自学。例如MeteoEarth可以获取实时全球大气中的风向、降水、温度、云量、台风、气压等数据,还能展示一年中,海温、降水、温度等的变化情况。借助于这款软件,在课堂上直观演示相关内容,很容易解决如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季节性迁移、低压与天气、高压与天气等重要知识。
地理直观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论哪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技术,其最根本的作用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要过分地注重技术手段,为技术而技术。同时进行直观教学,教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比传统试来得多,也是不小的负担。
(本文发表在《科学大众》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