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
——2016——2017学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自2013年立项以来,踏实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扎实有效推进本课题研究工作,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课题实施的实际,制定2016——2017学年度课题研究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教学创新是课堂改革永恒的主题。本学年,本课题组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组建设,举行开题论证活动;组织课题组围绕课堂教学创新这一主题,制定和完善课题设计方案,全面开展以“过程思想”为核心的文献资料研究,广泛开展以问卷、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调查研究,开展对教学过程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以理清研究思路,提高全体老师的教学创新理念,明确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创新。
二、研究目标
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过程思想”对当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贡献。
引领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促使课堂教学改革有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果。
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高效学习,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品质和学习效率。
引领学校广大教师以优化教学过程为重点,不断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水平,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导作用。
叁、研究内容
1.进一步加强对过程思想的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基于过程思想实现课堂教学根本性变革的理论研究。过程思想以其生命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征,为课堂教学的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都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学创新。
2.进一步加强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案例来源于叁个方面:一是本课题组成员开设的研究课、实验课和公开课;二是本校教师开设的常态课、公开课;叁是本校和校外老师录制的课堂实录视频,包括参加“一师一优课”评比在网上的“晒课”。就方法来说,依照案例研究“六步操作法”实施,即:确定研究专题(问题)、选择执教内容、带着目的观察、畅所欲言探讨、着眼达成改进、理清主线观点。就学生的学习习方式来看,重点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运行。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开展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制定体现过程思想、教学创新的评价标准,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过程性要素,促进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来实现教学创新;引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研究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工作思路:
1.进一步开展文献资料研究
“过程思想”文献资料的研究。围绕“过程思想”,收集古今中外哲学家、教育家有关“过程思想”的文献资料,从哲学、教育学、教学论层面研究“过程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理论。
2.进一步开展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从常见的课堂教学现象入手,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梳理、聚焦问题,分析利弊,追查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和策略。
3.进一步开展教学过程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
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作业练习等要素组成,通过研究,明确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优化要素之间关系的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创新系统。
五、具体安排
2017年1—2月份: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理论学习活动。
3—4月份:开展课题论文写作研讨活动,课题组核心成员确定论文选题,编写论文提纲;举行开题论证。
5—6月份:开展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为主题的课堂观察、评课研讨系列活动。
8—12月份:回顾、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落实尚未开展但必须要完成的课题研究内容;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材料。
课题组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