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
课题实施计划
经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商议,现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学生学习兴趣锐减,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依然存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在国内较大范围内已经展开,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针对农村地区、本校实际,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仍需我们作进一步研究,以便为农村中学全面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实践经验。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大语文”教学观和“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改理念和语文新课标为指针,解决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通过课堂观察法,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探究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语文成绩,形成可供借鉴的典型的有效教学案例。
叁、课题关键词界定:
1、“农村中学”:现状下,武进区具有较为明显特征的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完中仅有本校一所。表现出的特征有:
●.偏僻地区:本校地处武进区东北角,公共交通较为不便,全镇仅有条公交线路。
●寄宿学校:高中生多为寄宿,由于学生离家较远,路上耗时较多。
●完中:本校为武进区唯一一所完中,初高中学生年龄跨度大,学情复杂,学生间互有不利影响。
2、“课堂观察法”: 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观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一切教学行为与策略。本课题着重讨论在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石,确立教学的方向和原则,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区域内课堂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规范。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二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课题准备阶段、前期实施阶段、后期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前期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8年1月):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3.后期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8年6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
4.总结鉴定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0月):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出台本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借鉴法。通过学习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材料,借鉴他们的做法,在实践中尝试,不断改进。
2.对比试验法。分别在高一、二年级设立两个试验班,并设立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
3.调查法。调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措施。
4.案例研究法。在实验中形成典型案例,并分析研究,制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5.总结提炼法。对实践中获得的事实结果、正反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提炼、概括,总结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多种模式。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相关教学论文集一本。
3、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若干(光盘)。
2、相关教学论文集一本。
3、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若干(光盘)。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实验,我们对课题成员进行了必要的分工。
课题负责人:袁莉娜、詹志清,负责课题申报立项,研究方案的拟定,新构想的提出,成果的总结提炼工作。
课题参与者:潘少波负责课题研究指导,总结示范工作。
课题参与者:冯丽亚负责课题研究指导,教学评价研究工作,
课题参与者:张同江、华秀红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阶段性计划的起草工作。
课题参与者:施孝丹担任课题文书,负责阶段性总结的起草工作。
课题参与者:吴燕玉、戚玉燕、周晓伟负责上专题课、实验课及撰写教学反思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本课题成立以教务处主任潘少波为主管、教科室副主任袁莉娜为组长的课题组,在学校教研室指导下开展工作,定期应向教研室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力争得到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及时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特别要重视大语文教学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还应研习语文新课标,以武装全体研究人员的思想。
4、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研究成员每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6、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出课题研究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7、增强成果意识。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课题组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向报刊投稿,力争有研究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8、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9、申请学校“茹百兴奖教金”,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