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级课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正文内容
吴燕芬老师区级公开课《管仲列传》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8-01-3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袁莉娜

 

《管仲列传》教案   
 
授课时间:2017-11-29    授课班级:高二(1)班       授课教师:吴燕芬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从中感悟友谊的真谛。
4、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叁、教学难点: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叁国演义》中蜀国名相诸葛亮曾自比管、乐。管仲被齐桓公尊为“仲父”,成为辅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千古第一相”。孔子称颂他“仁”,梁启超称其为“中国最大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管仲的成功离不开两个人,(出示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二、明确教学目标:
叁、学生质疑,检测预习(以文带言,在文本分析中检测学生文言知识掌握情况)
四、研习文本 (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性研习“管鲍之交”“相桓公一匡天下”,品评管仲、鲍叔、桓公和司马迁四个人物形象)
(一)品评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
1、方法指导:从表现手法、内容、刻画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补充“相关资料,了解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品德。
2、明确人物形象
鲍叔牙:                                      管仲:
3、管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源于好友的知己之恩,那么功成名就后的管仲又是如何评价好友鲍叔的呢?
4、体味“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的言外之意?
5、朗读指导第2段。
(二)赏析“相桓公一匡天下”
1、管仲取得了那些政绩?请结合全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
政绩(1)内政方面:                 (2)外交方面:
执政思想:                            执政才能:
施政举措: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五、质疑讨论:“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旁边注释“孔子多次论及管仲,褒多于贬”,是否自相矛盾?
    批注一: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六、合作探究:探究在《管仲列传》中寄托着司马迁怎样的感情?(本文的传主是管仲,司马迁为什么在此花这么多的文字提及鲍叔牙呢?)
参考资料: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
 
七、拓展延伸:你认为鲍叔牙与管仲为什么会成为至交好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与人相处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
 
八、课堂总结: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无私宽容播种友谊的鲍叔牙,或成为抱负远大坚韧不拔,才能卓越念旧感恩,收获友谊终成大器的管仲。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阔。
 
八、练 笔:从文中提炼某个话题,如“交友”“宽容、“机遇”等,写一片断,要求有明确的观点,运用文中素材作事例论据,并扣住观点进行分析论证,200字左右。
 
管仲列传   司马迁
              成功之因               
 管 仲:     治国之才(敬佩)        修身之需
鲍叔牙       知己之情(礼赞)        择友之知(智)   成功之路
齐桓公       知遇之恩(神往)        交友之道
司马迁       怀才不遇(感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