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一)本学期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借助录屏软件和视频摄制技术,开发和制作系列微课程。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课题组成员教学研究、视频摄制和课件制作等能力;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内容
1.分析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2.微课教学的实际意义与使用价值;
3.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
4.微课如何更好地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能够关注学生,践行“生本课堂”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课题进展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奠定自身理论基础
1.网络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并阅读了大量网络资料,学习他人微课制作的方法,从而减少自己走弯路的时间。
2.阅读书籍,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例如张一春的《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赵国忠的《微课:课堂新革命》、刘万辉的《微课教学设计》以及《翻转课堂,让课堂“活”起来》、《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等文章。教师们结合学习的文章撰写了学习心得,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二)理论联系实际
1. 结合校本培训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微课的制作等计算机使用技术培训。老师们能够主动实践、制作微课。
2.用理论指导实际,把每一节微课当做自己的研究课来上。精心设计每一节微课,努力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并通过学生的微测效果来检验所用方法是否实用。
(叁)在研究中反思、提升
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写好课题研究日志或课题研究小结。通过日志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收获、反思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反思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反思自己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反思课题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叁、课题开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围绕微课这一主题进行读书、学习、实践、思考,收获颇丰。学会了制作微课,改变了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微课,学生改变了原有的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课题研究带来的改变。教师也由原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情,并对课堂上出现的疑点难点,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举行“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研讨活动。
利用周叁教研活动,进行了录制微课经验交流活动,微课作品展示和微课录制经验交流。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彰显了很大的作用。
2.积极参加各种微课制作比赛,并取得成绩。
学校举行了微课制作比赛,全组老师进行了全员参与。其中高如玉老师的数学微课《勾股定理》获武进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微课评比类一等奖。
3.通过研讨课,充分把握微课特点,实现微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4.课题组教师结合课题研究撰写了论文和随笔。蒋华英老师《浅谈“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高如玉《以微促思 学导结合》等8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说这一学期确实有了实在的进步,但综观整个研究过程的变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研究结果的理论性呈现形式比较薄弱。表现在虽有进步,但老师们却没有从研究的表象中提炼出理论性的东西,来便于今后的总结、推广。
2.教师的提升培训还不够。在研究之中,我们发现微课不仅带来了学的革命,也带来了教的革命。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提升需要培训。
3.研讨的活动有待更优化。本期虽然组织了公开课、阶段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但每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因素,从而严重影响了探讨的质量。今后要将探究的话题细化、具体化,将活动的内容深化、可操作化,将探讨的形式广泛化,从而推动实验的进程。
五、课题下阶段研究方向
1.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常规工作,阅读、反思、课堂实践、撰写读书笔记、研究日志、周记或月小结等。
2.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3.尝试新的微课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