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发展”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深度教学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吴超
摘要:随着高中政治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后,以适应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素养发展”模式,将渐渐代替以学科知识结构为重点的单纯的知识传授。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高中政治学科要排除改革的表层化现象,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达到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素养;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培养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宗旨在于引导高中学生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对社会的公共事务有参与性,对行为结果有责任承担。那么,应该怎样把政治核心素养渗透给高中学生,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书已经握在老师的手中,在当今这个科学急速发展的社会,不再需要应试教育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在社会管理中,能谋得自己一席之地的人才。
一、老师需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高中生,这个处于年龄心理发展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具有共性,即1、开始萌发自己学习的意识;2、对某领域的学习动机开始变得稳定;3、有偏科的自觉意识;4、有自我学习能力;5、具有对学习结果的认识从而有定力和控制力;6、产生萌发独立意识。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高中生这些心理发展规律想好的方面发展,在适应高中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下,建立合理的政治素养,然后在此政治素养的导向下,通过学习政治这门有关社会管理的课程,达到培养政治态度和理想信念;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局势有正确的认知,从而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根据现代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有声有色的教育
政治本身这种科学,逻辑方面比较复杂,内容比较枯燥,如果干靠念书本、死记硬背,学生是理解不了的。现在的科学手段多样,教室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媒体平台,让其在有声有色的充满画面感这些强刺激信号下学习,会慢慢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能力,提升对政治学习的记忆力。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这堂课,对其概念,对初学者来讲,等于完全没有过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经验。对于这门政治的入学头目,应该下大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第一堂课学好就为以后的政治学习埋下良好的政治素养基础。老师可以在课前督促学生问家长怎样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是什么,然后将其理解转换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呈现给大家。这可以说是新课改下的新政治学习理念,老师不再站在讲台上自言自语,而是让最了解学生个体的学生家长帮助自己孩子学习新概念的一个初始阶段。因为每个人的政治素质不同,政治水平也不等,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理解也自然不一致。学生通过教学工具假扮老师的角色,可以展开自己对家长的话语的理解畅所欲言,将有声色的视觉刺激转化为信号传递给每一个没有缺席的高中学生,有时哄笑有时严肃,这应该是达到教学理想境界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
叁、老师可以搜索素材,以情动人,也就是情感教学
高中政治本身的枯燥,繁琐造成了学生不爱上课、不想写作业、写了也不懂的现象。如果想让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确实是比较难的事情。但是高中学生的年龄段反映给我们的是必须在意到的线索,即学生逐渐建立起独立意识,情感丰富且叛逆。老师应该基于此心理发展特点,对课程采取情感教学方法,对齐进行政治教育。
例如,当学生学习到文化建设强国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给学生看电影《南京大屠杀》。电影里面的人物具有丰富的表情,和锋利的话语,以及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以及人们遭受的痛苦。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人性的。老师可以下载个原版电影,放大音量给学生看。有的学生情感细腻,会当场留下眼泪;有的学生比较沉着,细细思考电影里发生的一幕一幕的原因;有的同学,则对南京大屠杀有总的概括性理解,那就是中国的过去遭受战争侵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电影完毕后,老师可以随便点以上叁种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电影和文化强国的关系的理解。当然学生还年轻,不是每个同学都会对电影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但是当把发言的学生的发言内容综合,就能自然而然的看到,原来文化是可以传递情感的,这对中国的新一代,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培养出正确的政治立场是非常有利的。历史是抹不去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史实,不可以在日本教材里不承认那是日本侵犯中国人生命财产的史实等。
四、老师可以利用时事政治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由于高中生本身这个年龄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政治的理解完全还是不够的。老师就应该利用时事政治来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事政治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是再真实不过的,学生某方面产生质疑,仅仅靠言语上的教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向学生解释清楚,有的时候,恐怕老师需要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时事政治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对主席的选举方面,什么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是怎样得到的,以及人大代表的投票机制是怎样形成的,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会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正好讲这堂课的时候,中国正在进行主席的选举,老师可以督促学生多多看新闻,不止看画面,还得看内容,看人物,看原因,从表面看到实质。如果有的学生家长恰好是人大代表,可以让这个学生或者家长向全班宣传主席投票机制的实际进行过程。这是政治同时也是历史,学生的怀疑再不想涛涛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就站在眼前。老师在这里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其余的学习都要靠学生自己准备,这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勤学思考的本领。也就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动脑能力。
五、老师可以应用漫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学生学习政治不仅仅为了读懂形式、读懂表面,浅浅的理解社会管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后天培养而成的,政治素质不一样,政治素质往往和个人的天赋联系在一起。书本背后的意思还有很多,学生须要学会举一反叁,从现象看本质。否则,政治学习会变成学生的负担,学生只是为应试教育准备好的午餐。该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多多将漫画教学投入到政治的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有关感悟中国特色主义文化这章,老师可以应用漫画的形式表明国民经济与国民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是发展中的强国,到底改怎样用漫画的形式报名两者的关系,这就可以当作学生作业来做。漫画本身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教育性、思想性、幽默性、夸张性;其还具有时效性、评议性、群众性和艺术性。漫画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经济与政治需要同时抓,两手都要硬,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了谁都不能达成中国梦。那就是说,如果一者太弱或者消失的情况下,另一者也会随之减弱或者消失。老师可以画出两个人,他们站在同一块模板上的两端,而木板悬挂在与其垂直的墙上,站在前面的人迈开腿试图逃开,但是另一个人则摇摇欲坠的样子。这幅画虽然不完美,但是确实用幽默的手法启发了学生们对国民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理解,强化了二者的概念。
除此之外,还有反思和探索法,合作法以及生活化的方法可以运用到高中政治课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相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高中生要有质的飞跃,对社会管理的认识方面不再盲目听从家长的意见。基本上对自己做了决定的事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与危害能认知。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政治考试应该本着政治核心素养的导向,采取科学的手段,在新坐标的检验下,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 李子煜.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7).
[2] 贡和法.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深度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5).
[3] 贡和法.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09).
发表于《新课堂》2018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