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级课题>>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证和计划>>正文内容
《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总结
发布日期:2018-09-05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黄燕君

 

2017-2018学年学期总结  
                                                          高如玉
一、课题进展情况
1、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
学校非常重视对课题实验的指导和理论学习,教科室利用书籍、网络,收集积累了大量和课题有关的资料供教师查询,这些资料都可以有效的指导、帮助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除学习文献外,还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我们经常登录网站去学习,比如说“可汗中文网站”、“常州教育信息网”“中国微课期刊网”、“网易课堂”(视频课程)、“新浪公开课”(视频课程)、“阿拉丁学习网”。学校聘请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论证,课题主持人定期利用网络或集中时间召开会议,每位成员讨论自己对于微课的认识及自己的做法。课题组成员一方进行培训学习,课题主持人参加了首届江苏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进行了微课制作方面的培训,学校也安排信息组教研组长庄亮老师进行了微课制作、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全体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课例研究,核心成员开设使用“微课”的公开课。每个人针对课例写心得体会。
2、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订课题方案,明确实验研究思路。
课题组认为:微课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提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现模式&苍产蝉辫;课题组成员研究“微课”的开发,可以最大化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在进行研究时,要注重课例开发的同时,还要注重应用,结合“翻转课堂”,实现“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和课外的应用,建立班级邮箱或微信群,把“微课”上传,开放学校网站,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校园网的视频链接,以便于学生课堂的学习和家里的学习,有利于家长的指导,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课题主持人带领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网上研讨,学习制作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论,看网易公开课,有对于“可汗学院”的课程介绍。
3、精心设计导学单,促进微课导学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
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教学前研究学生,了解学情,课前设计预习任务单,调查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教学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再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在家中自主先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微课+预习任务单的组合,不同于传统的预习,它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4、“微课”的制作、应用和反思
通过培训,课题组组织进行了学校层面的“微课”制作比赛。每个备课组以同一个学习知识点制作一个系列的微课,通过“微课”的制作与“翻转课堂”的研究,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养成了教师学习思考的习惯,使教师得到发展。对于“微课”的制作,我们课题组做到:
常态:微课正逐渐变成一种应用的趋势,并不是为了某一次公开课、展示课而做的准备,既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那么微课的准备要常态化,课件加声音就可以形成微课。我们制作出的笔笔罢,动态的演示配上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有些不易做成的动画,可以借鉴教材配套光盘,录屏时,点击暂停,切换到光盘中的动画演示,将其与自己制作的笔笔罢结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可以事半功倍。
微课目标明确:微课之所以成为微课是因为它比较单一,可以是某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是某道题思考过程的讲述;可以使某个难点的引领突破;也可以使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展。因此,不能让微课时间较长,那样的话,学生抓不住重点、注意力容易分散。微课制作的时间要短、切入点要精、方向要明确。
注重: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要与课上学习内容做好衔接。如果是为了课前使用的微课,要讲述基本知识点,并与“自主学习导学单”有机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为课上交流做好准备;如果是为了课后延伸制作的微课,就要把握好拓展的宽度和深度,但宗旨是实用。
二、课题成果汇总
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初见成效现把主要阶段性成果整理如下:

序号
阶段性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设计
论文
2
调查问卷设计和访谈的完成
问卷和视频
3
成员的微课技术和专业素养培训
照片
4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微视频
5
微课在学生中的应用与反馈
学生小论文,教师学习心得
6
微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
获奖或发表论文
7
中期研究报告
论文
8
课题网站建设
学校专题网站
附:论文发表或获奖明细

姓名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或获奖
时间
黄燕钧
动点背景下的线段最值问题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7.9
高如玉
重视“学导”结合,培养“自主发展”学习力
江苏省叁等奖
2017.4
顾德刚
微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数学课
中学课程辅导
2016.22
蒋华英
“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10
王小峰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二次开发的实践分析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10
贺刚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分析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10
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校资源有限,部分学生家庭也未能达到网络要求,所以微课导学大多还只能在课堂进行,时间空间上受到限制。
2、一线教师大多身兼数职,课务繁忙,而制作一个微视频,教师缺少经验和时间精力。导致微课不能常态化。
3、“微课导学”的开发还可以从多角度考虑,内容还可以更加丰富。若是能把微视频应用到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等书本知识,将更有利于学习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4、微课导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接轨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践。既不能用微课代替教师的讲解,又要体现微课的导学价值,教师要把握这个度,做到不哗众取宠,使微课真正达到实效。
四、课题下阶段研究方向
1.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常规工作,阅读、反思、课堂实践、撰写读书笔记、研究日志、周记或月小结等。
2.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3.尝试新的微课学习平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