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建构与使用策略研究>>研究过程>>正文内容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课题申报表
发布日期:2017-09-15   点击次数:1611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敏芬

附件3

 

编号: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

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建构

与使用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        陈擎  许昌松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申报日期      2017年9月15日      

 

 

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报说明

1.申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人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3.请按《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计算机文本格式,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

4.“已参与省部级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础.主持并已结题;叠.主持但未结题;颁.参与研究;顿.未参与研究。“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6.本表须经申请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诺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以网络通讯形式申报。

7.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虎踞路179号

邮编:210013

电话:025-83752122

电子邮件:326639502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姓    名

陈擎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1.09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术职务

中学高级

研究专长

美术教育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硕士

电    话

13861286566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E-mail

1330929966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通讯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新东街213号

邮政编码

213176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省部级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参与研究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主持常州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的研究,2015年结题。2013年参与国家级课题《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研究,2016年结题。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着(限填10篇)

论文或论着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着)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谈学校艺术教育叁维课程开发的理论形态

《创新时代》2015年第六期发表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许昌松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高级

教育理论

评价策略

刘新茹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

美术教育

评价策略

车言宁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高级

美术教育

实验策划

陆卫刚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中学高级

教育理论

实验分析

管泽峰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高级

教育技术

数据分析

王明霞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高级

音乐教育

实验策划

李珊珊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中学高级

音乐教育

评价策略

顾明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中学高级

美术教育

实验操作

吴静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中学高级

教育理论

实验操作

秦华

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美术教育

策略论证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艺术素养:是指具备艺术范畴的内在知识与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水平。本课题的艺术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艺术课程和活动中获得的艺术认知、艺术实践、艺术创造和文化理解能力。

多元评价:是指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价值进行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是指把学生的艺术学习的情感态度、行为过程和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数据化,建立艺术教育的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的信息化载体。它包含学生个体艺术素养电子档案袋、学校艺术活动电子资料袋、艺术素质测试和分析平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

    艺术教育在国外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在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已有了相对成熟的积累,从文献分类来看,对于艺术教育价值和艺术素养教育教学评价的文献有:Cross, Christopher H Applebaum, Kathy 写作的《Stretching   student's minds is basic education》 (发表于 Education Leadership. Mar1998, Vo1.55 Issue 6) ;Allison, Brian   Hausman, Jerome写作的《The Limits of Theory in Art   Education》(发表于 Ournal of Art& Design Education.   May98, Vol. 17 Issue 2.)对于艺术素养数据化的文献有Doran.Leo写作的   《 Better Online Images, Multimedia Give Art History   Education New Look. 》 (发 表 于Education   Week. 4/27/2016, Vol. 35 Issue 29, pl-12, 4p.) Dirk Ifenthaler 写作的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 in a Connected World : Digital Learning,   Data Rich Environments, and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Introduction to the Inaugural   special Issue of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Leaning》 (发表于Technology , Knowledge and Learning),在考察、访问和留学的基础上,部分中国研究人员对国外艺术素养教育进行梳理、分析和反思,例胡继渊写作的《德、法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窥》(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04-15);李英武写作的《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浅析》(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06-08);肖晓玛写作的《美国艺术教育的实践取向》(发表于《教育评论》.2009-06-28);李静写作的《面向未来与创新的艺术教育——英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启示》(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12-08)等文章。

2.国内研究现状

艺术课程体系在我国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开设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规范测评更是刚刚起步。在基础教育艺术素养教学和评价方式的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郭声健写作的《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 2000-12-25); 司瑞霞写作的《基于过程性和多元的作业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表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2-04-01);冯东辉写作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发表于《中国校外教育》.2015-03-30);在艺术素质测评的数据库的构建策略思考上有王萍2016年12月发表于《上海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学校实践与思考》;段鹏发表于《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年第6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对艺术素质测评的思考》等文章。在实践层面上,国内建立的艺术素养测试平台只有“武侯区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试平台”,还有由教育部承担的《教育部的2016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检测艺术工具》开发。

3.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外对于基础教育中的艺术素养教育方法以及途径都有所研究,理论积累较为丰富,但对最终的艺术素养监测研究都较少。

    (2)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价仍以传统的人工评价为主,工作量大,教师负担重,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数字平台的建设和实用不足,对于数据的分析的综合性不足,缺乏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3) 当前的艺术教育数字化教学测评平台多以量化评价为主,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缺乏评价的可持续性进行。

    (4)以“教育部2016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检测艺术工具开发”项目为例,这一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评测受教学生艺术素养水平,以形成推荐教改的策略与方法,但是对于质性评价的过程考核难以做到全面在日常教学中应用。

综上所述,以学生个体艺术素养电子档案袋、学校艺术活动电子资料袋、艺术素质测试和分析平台建构的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不但能够改变艺术评价的传统行为,能够充分形成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融合,对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叁)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建构数字化多元艺术素养评价系统,有效地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的反馈与改进的功能,形成日常教学评价的数字化实施,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艺术素养分析,为教学管理提供反馈、检测机制。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体内容为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的建构和验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数据库建设的硬件技术研究

服务器环境 存储资源 备份资源 网络资源

2)数据库建设的教育学维度设计

艺术素养指标维度

艺术客观知识:基础知识、文化素养

艺术鉴赏能力:鉴赏方法、情感表达、审美情趣

艺术表现:基本技能、创作方法

课程管理指标维度

学习管理:学习表现、学习能力

教学管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程开发

活动管理:校园艺术建设、艺术活动

3)数据的采集

数据采集范畴 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方式

4)数据的分析路径

①数据分析模型 ②数据分析方法 ③数据分析步骤

5)基于数据库的教学改进系统设计

知识内容评价系统:课后作业提交系统、测验系统

多主体评价系统: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系统

电子档案评价系统:学生个体档案袋、教师教学档案袋、艺术活动资料袋

管理监测平台系统:班级平台、校级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平台接入

3.重点: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理论性策略,关键点一是根据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理论性策略建构生成数据化平台,二是通过平台的数据库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综合分析、反馈和验证。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时间安排

1.研究思路

1)形成以数据库为载体多元艺术素养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内容的相互链接。

评价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评价系统承担着反馈、改进与测评的多项任务。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教育教学评价多以量化评价为主,但是随着社会批判思潮的出现和兴起,教育评价越来越不是一个单纯的量化分析技术问题,因为纯粹的价值中立描述是不存在的,即教育评价是一个多元化的价值性评价。本课题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经验、情感、态度、兴趣的高级心理品质的质性评价,同时也强调学生艺术学习的认知、技能的量化评价,搭建数字化平台,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分类原则,建构有机结合的评价系统与资源建设,使评价体系实现过程化、持续化、客观化以及综合化。(见图一)

2)以数据库为载体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分类别建立评价系统。

数字化评价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评价效率,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教学改进的有效监测作用。建立数字化多元教学评价系统是教育数字化推进的重要突破点,本课题研究旨在对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后,通过数据库建设,形成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过程中综合展现评价,从而体现对学生素养养成的作用和师生的和谐发展。

3)依据核心素养和新课标要求,提升基础教育学生艺术素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课题研究的评价系统以艺术教育新课标的要求为导向,以实现艺术教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于数据库所呈现的评价结果,促进教学中对知识理解和运用,同时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见图二)

2.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

①文献检索、搜集与整理,

    艺术素养多元评价的理论落点是艺术核心素养养成,这是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目标,这一概念不仅是理论上的分析,它包含着内在实践诉求。如何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概念,并探究其实施的可行性与规律性,是本研究前期理论研究的重点。如何实现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模式与素养养成的相互促进性关联,需要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是为艺术素养多元评价系统的建构找寻重要理论支撑。

分析与综合,

本课题研究了:中小学艺术核心素养的内容与价值;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如何建构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的质性评价、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进行探索。因此,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是本研究运用的重要理论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

   艺术课程中的知识点分布散乱且融合度不足,因此在评价题库建设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过程中需对知识点进行调查、筛选、培植。实施问卷、访谈、统计等方法以获得反馈资料。

3)实验研究

在评价实践过程中,以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探究如何促进艺术素养教学实践,在内部效度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外部效度的测试,试验并获得反馈资料,探寻有效的推广方案。

3.研究时间

20179月——11月:课题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各研究人员承担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目的;制定课题研究的学期计划和个人计划,完成开题报告,举行开题仪式;完成调查报告。

    201712月——20189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对知识内容与多元评价方式的体系进行理论梳理,并对其价值体系进行理论研究;结合知识内容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数据库并进行实践验证;撰写相关论文并完成中期评估报告。

    201810月——201912月:课题研究论证与完善阶段

    继续完成数据库与评价系统的吻合研究,进一步进行实践验证;对其内在效度进行测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艺术素养多元评价系统。

    20191月——20194月:课题研究反思与结题阶段

完成外在效度测试和梳理数据库建设策略,对课题整体过程和理论进行反思,形成多元评价数据库使用指南文本,完成结题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学生艺术素养评价需建构量化评价系统

一直以来,艺术学科采用是模糊综合量化评价,其主要原因一是艺术学科的量化无统一指标数据,二是艺术学科师生配比导致教师工作量大,如果没有不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难以手工完成大数据统计,叁是艺术学科量化评价的工具化系统的建构未能建立在艺术专业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上。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艺术学科的量化评价工具系统的开发已经没有技术障碍,而在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下,艺术学科的量化指标也日趋完善,利用量化工具对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是本课题数据库建构策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2)学生艺术素养评价需建构质性评价指标内容

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质性评价往往以点带面、以局部代整体,不能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生长,更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改进和共同发展,只有在质性评价指标内容下建构每个学生的成长电子档案袋、教师教案袋和学校活动资料袋,建构整体质性评价数据库,才能有效进保障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所以研究和验证质性评价指标内容是本课题数据库建构策略的根本保障。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学生艺术素养评价需基于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融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之上。

2.可能创新之处

    (1)以素养养成为目标数字化多元评价系统内容

    内容设计是教学评价设计的基础。结合课标与教材对评价体系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与学业质量标准一一对应的测评点,精心设计测评内容的测评角度与难易度,将问题融于情境中,巧设题型建立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的教学测评内容。

    (2)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

克服数据采集分析的数字化结构以及量化评价方式的片面性,本系统对将教学过程进行完整的系统整理,基于单元化情境导向,让学生体验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形成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的学习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建构与使用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7年10月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指标内容的思考

论文

2018年2月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建构与使用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2018年9月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的效度验证

论文

2018年11月

建构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策略研究的行动反思

论文

2019年2月

最终成果(限3项)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建构与使用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19年4月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

数据平台

系统

2019年2月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评价数据库使用指南

说明文本

2019年3月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其中①②两项内容必须如实详细填写。)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课题核心组成员有五所中小学的二名校长,叁名副校长,叁名市、区艺术教研及高等院校的教育学博士组成,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他们当中有叁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一名常州市骨干教师、一名武进区骨干教师;有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优秀校长、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等。均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省市区多项科研项目,编写艺术教育类专着叁部,开发数十本艺术类校本课程,历年在《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课程与教学》《江苏教研》《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艺术名家》《音乐时空》《中国美术教育》《装饰》《美术与设计》《美术报》《美术理论与批评》《美术大观》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2.研究基础

  (1)文献资源

本课题依托《中国美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丰富的典籍资料及其期刊,可用的电子数据库包括颁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音乐图书馆等。

(2)调研和论文

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了对目前已有的艺术素养数字平台的考察、研究及部分使用单位的艺术教师的口头调研,并对全体研究团队成员近叁年的相关专着、论文进行梳理,整理出以下已有的相关成果:

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小学美术摆础闭. 车言宁.陈擎.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小学音乐[A]. 方建新.王明霞.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

③教案管理的价值取向与理性思考 [R]. 许昌松.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 2014

④谈学术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理论形态[J]. 陈擎.    创新时代. 2015(06)

对文学与美术中“意象”关联与分离的探讨[J]. 秦华. 美术与设计. 2015(01)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研究[J]. 车言宁. 中国美术教育.   2015(04)

论音乐教育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影响[J]. 戈玉燕.    音乐时空. 2014(06)

赋予音乐人性之美[J].   周水易. 新课程. 2014(06)

3.保障条件

    1)基础硬件

    ①参与研究的四所学校的信息中心实验室(服务器4台、电脑200台),

    ②参与研究的二所学校的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服务器2台、笔颁电脑100台,平板电脑80台、电子绘图板80个、数码相机2台,扫描仪2台)

    ③参与研究的一所学校的专业音频录制系统(专业录音棚成套设备、数字音频视频制作设备)。

    2)外在支持

    ①本团队和行知研究中心为合作伙伴关系,行知研究中心拥有自身的专利技术“唱奏音识技术”“乐谱识别技术”“唱奏评分技术”。

②本团队与国家级核心期刊社《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杂志社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目前正在通过行知研究中心与中央音乐学院沟通合作,在艺术学科相关文献和理论支持上有独特的资源。

   ③本团队与省内外多所中小学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3)经费和时间

本课题的整体研究经费由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科研经费列支,包括专家讲座费、资料、印刷费、研究人员外出交流学习费等,研讨会议费用、各校设备添置由其它相关参与学校列支等。本课题的研究时间由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院、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和本课题组共同统筹协调安排。

 

 

 

 

 

 

 

 

 

 

 

 

 

 

 

 

 

 

 

 

叁、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高级专业职务(称)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推荐意见:

 

 

 

 

 

 

 

 

 

 

 

 

第一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亲笔签名:

  推荐意见:

 

 

 

 

 

 

 

 

 

 

 

第二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亲笔签名:

四、课题申请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证明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该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该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课题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县(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单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高高校、设区市管理部门意见:

 

 

 

单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省级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