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设计
执教者:马继宗 班级:高二(2) 时间:2019.3.2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清明节传统习俗及海内外华人祭祖方式的了解,感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和特点;
2.通过对中外国家祭祖方式的比较,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3.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影响的分析,感受中国古诗词之美,感受中国诗词对中国人的精神礼赞,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难点】
对文化塑造人生的感悟
【教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教学思想、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 入 新 课 | 导入: 春天,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今天恰逢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它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这个一个日子,它是中国文化中唯一一个节日与节气重迭的日子,也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是以公历确定时令的节日。它就是——清明节。今天我们就以“清明”为话题,共同学习《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
猜测“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 |
以学生熟知的节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切入新课。 |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 一、感受文化影响 1.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2.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你了解海外华人或其他国家的祭祖方式吗?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补充介绍海外华人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主要祭祖方式)
布置思考题: 对于刚刚的分享和学习,我们可以用课本中哪些知识来概括?
概括本部分知识点
过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下面,我们玩一个超级飞花令,主题词是——清明。看看哪组同学能说出更多带有“清”或“明”或“清明”的诗句。 ……
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这里面有些是刚刚同学们已经讲到的,有些是没有讲到的。 ……
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习中华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热播,给我们带来一场高品质文化盛宴,圈粉无数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
二、文化塑造人生 【幻灯片展示探究材料】 中国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每一位中华儿士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一首首动人心扉的诗词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没取营养,涵养心灵;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有的选手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身患重病的普通农民更从诗词中获得与癌症抗争的力量,有的中学生以读诗为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 |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竞说
学生浏览、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 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感受清明习俗对中外华人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中外祭祖方式的比较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运用、归纳教材的本领,以此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游戏中唤醒每位同学心底最温暖的诗词记忆,共同“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影响的分析,感受中国古诗词之美,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
|
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强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一经形成,便很难抹去,对人的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人生中,希望同学们多多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使自己朝着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奔跑! | ||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