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组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校教师发展处的总体计划和工作要求,引导本组教师加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校生物教学质量而努力。回顾一学期来教研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 重视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
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书籍,认真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并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本学期全组教师认真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让大家了解高考生物学科的命题特色,以及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组织本组老师参加学校解题竞赛,其中,张晔老师获特等奖,章吉老师获一等奖,朱爱卿老师获二等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公开课观摩,认真做好笔录,及时总结反思。&苍产蝉辫;
二.&苍产蝉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 &苍产蝉辫;
强化、细化学习要求,促进教师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自我反思,勤于总结。在理论学习,相互听课,交流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
加强常规检查和调研活动,建立生物教研组调研机制。本学期实行学校的跟踪听课制度,对新教师姚琼老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踪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课题评议,及时反馈给上课老师,让她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取得的成绩:化文青老师获武进区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和学课堂”青年教师展评课活动中化文青老师获一等奖,姚琼老师和吴红燕老师获二等奖。化文青和姚琼老师加入秦亚平名师工作室。
三. 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始,各个备课组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区、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定期集中备课:我组坚持每月定期集中备课制度,加强常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实验课等,通过听课及课堂教学的评议,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不断取得点滴进步。本学期开设校级公开课5节,其中高叁《变异育种和进化》为同题异构,高一《人类遗传病》为同题异构。
3.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我组教师贯彻“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既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相应的时间和空间。
4.命题评卷严格规范。本学期,各年级出卷实行交换出卷,阅卷过程实行流水作业,统一批改,然后做好各年级的试题讲评分析,并认真做好考试分析、将书面总结按时交到教务处。
5.作业精心设计并做到适量。在作业布置方面,我组教师根据内容布置作业,以达到进一步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同时尽量控制题量,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各年级教师都及时批改作业,并作好讲评,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6、积极开展奥赛辅导工作,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学期,高二年级开展了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工作,戚盈盈和钱嘉林同学分别获省一等奖、省叁等奖,这对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强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本学期,我组围绕校级微型课题《以大概念构建生物课堂框架的策略研究》深入开展研究,以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取得的成绩:毛敏刚老师发表论文《生物课堂中基于“问题驱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姚琼老师发表论文《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
&苍产蝉辫;总之,一学期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们全体成员深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新的学期中,一定可以让礼中的生物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