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生物教研组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在教师发展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引领课程改革、推进课题研究等方面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详尽的教研组工作计划,确立了整个学期较为明确的教学教研工作目标。明确提出并做到了教研、集备常态化:坚持每周五的集体教研。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业务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随堂听评课、课题研究等方方面面。注重教研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有组织、有效果、有记录。通过有计划的教研活动,老师们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实践学校课程改革。本学期以课题“在生物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农村高中生知识获取能力的策略研究”引领课程改革。本组张少燕、张亚婧两位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组内9位老师围绕课题研究共开设各级别公开课十次。我们常在组内认真总结课程改革中的得失,在生物学科新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让学生展示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和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3、注重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本学期,教研组注重对本组老师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按教师发展处的统一部署对各位老师的教案、作业、解题等进行了认真检查,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写出整改意见。检查结果表明:我们组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课后反思。
4、认真做好互听课、互评课工作。本学期本组每位教师均能开设至少一节公开课,课后及时进行全组性的反馈和交流。每位专任教师能按学校要求听课在20节以上,并写好教学反思。
5、做好“青蓝工程”。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生物组多年来一直坚持“传帮带”的好传统,做好“一对一”的帮扶和结对,有计划、有措施,将帮扶工作落到了实处。朱爱卿老师开设示范课,曹思原、陈然老师开设汇报课。
6. 做好实验支撑平台。为高中生物实验的充分开展,配合学校实验室改造,我组教师积极提出改造建议。
7.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我组每位老师积极参与各级培训提升自身技能,如信息技术2.0能力点培训,秦亚平名师工作室活动,寒暑假教师研修等。
8. 围绕课题,我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张晔老师发表于省级期刊,化文青老师获区一等奖,朱爱卿老师获市新课程新高考优秀案例叁等奖。
9. 关注教师个人成长。本学期,各位老师明目标、定方向,撰写个人叁年发展规划并为之努力。章吉老师获常州市高中教师解题竞赛一等奖, 朱爱卿老师被评为武进区第九批骨干教师。
总之,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学期当中,全体老师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