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组按照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总体计划和工作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科素养
继续通过网络方式组织高中生物教师深入学习《高考试题分析》、《高考评价体系解读》、《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等文件和书籍,采用理论讲座、教学沙龙、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通过集体备课等活动深入教材教法研究,磨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整体课堂效益的提高和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提升。
1.开设好公开课。本学期各位老师积极开设公开课,其中化文青、姚琼、曹思原、戴婷婷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秦亚平、章吉、张亚婧、张少燕等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本学期听评课应达到20节以上,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要求外出听课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撰写学习心得或开设讲座,传达最新的教学信息,为其他老师提供学习资源。
3.鼓励教师借四星评估,打磨课堂,提升自身。
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教研组化文青、朱爱卿两位老师主持的课题立项为市级备案课题。 鼓励老师积极撰写反映课改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总结经验,提炼思想。
四.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生物学科教研组建设。借助集体备课时间、校聘专家秦亚平教授,提高全组教师的理论修养,明确教研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
五.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1.计划先行,科学部署。在开学初就制定本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明确目标、责任。
2.集体教研活动针对性强。每周定时定点,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探讨各备课组工作。利用集备时间,我组还为创四星校园文化建设(植物标牌)贡献了一份力。
3. 听评课活动落实到位,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课结束后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展开研讨。
总之,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体组员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乐于奉献,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