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礼嘉中学师生讲学稿
课题: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核能 | ||||||||
执 笔 |
杨玉峰 |
审 核 |
陈文南 |
讲学时间 |
2008-3-20第八期 | |||
学习目标: |
1.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 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通过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什么是能源?会对能源按一定情况分类. 4.了解核能,知道核裂变,核聚变,知道反应堆的作用. 5.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使学生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能源的分类问题。 | |||||||
难点: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 ||||||||
课前预习: |
1.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和 的利用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部开发,利用 的历史. 2. 18世纪初,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导致汽车,飞机,轮船等的广泛 使用,从此 , , 等 成为新的主体能源.19世纪,发电机的发明,使煤,石油等化石能源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 .20世纪初,人类开始开发和利用 的新纪元 3.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获取核能的途径有两条: 和 | |||||||
讲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0 1900 2000 年份 师:1、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什么? 2、利用你已有的知识谈一谈能源消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观察和分析 讨论并得出: 1、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消耗的能源总量急剧增加。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当而带来的危害时刻威胁着人类。 | |||||||
讲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二、讲授新课 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请你说说人类经历了哪些能源利用的阶段。 【投影或板书】1、火的利用。 问题:(1)钻木为何能取火? (2)你能说出火的利用在人类进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吗? 【投影或板书】2、化石能源的利用。 师: (1)热机工作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热机在人类进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3)化石能源的利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是不是只有好处而无坏处呢? 【投影】3、电能的利用。 师: (1)电能可以转化为哪些能量?请你说出一两个事例。 (2)电能有哪些优越之处? 【投影】4、核能的发展。 1.核的能量在哪里? |
看书、思考、讨论并得出: 1、 2、 3、 4、 阅读课本,并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并形成下列共识: (1)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在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开发、利用能源的进程,从而最终地把人和动物 分开。 阅读课本,并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并形成下列共识: (1)热机使用时将化石能源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的使用引发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 (3)化石能源的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使得化石能源枯竭。 阅读课本,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并形成下列共识? (1) 电能可转化为内能,如电热水器、电熨斗等。 (2) 电能的来源广泛、便于输送、使用方便、污染小等。 通过阅读,请你寻找它的来源: | |||||||
讲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2.巨大的能量怎样才能使它释放出来呢? 3.观察核电站的特点与原理 总结与归纳: 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各种形式的能量,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为了研究和描述的方便,也是为了交流和实际使用的方便,人们也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了分类,请大家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看一看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 【活动18.1】发表你的观点 阅读资料进行交流合作 |
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 和 与火力发电站相比,核能发电具有的优点:(联系P90.2) 学生阅读课本p.83“生活·物理·社会”并进行分类。 你认为,核电站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吗?通过自己收集有关资料来证明你 的观点. | |||||||
课后小结 |
将你在这堂课上所获得的知识归纳在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