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历史学科组>>教学资源>>教案精例>>正文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发布日期:2012-03-06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材分析]

本专题由两条主线贯穿:一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另一条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变化、发展。

本课教材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等小平的革命实践活动,介绍了不同时期等小平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和精辟的革命论断,从而说明邓小平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使中国从落后的状态走向腾飞。本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理论性强。

[学情分析]

有关邓小平理论已经在必修叁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基本具备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的知识。改革开放、十一届叁中全会、“一国两制”这些内容在高一都已经有所涉猎都比较熟悉。

学生可能对邓小平这个人物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贡献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对邓小平不懈追求真理的品质的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的罗列,感受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魄。“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目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自主学习,罗列出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做的设计规划。通过师生的问答,回顾旧知识,温故知新。史料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观:通过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所做的设计规划,感受伟人不懈追求真理和求实的品质,学习伟人的实践创新精神。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解决或者是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旧知识以师生问答回顾为主。

重点放在邓小平为现代化建设所做的贡献上,将邓小平的设计规划分为四步:1.大讨论、《决议》—扫清障碍,指明方向。

2十一届叁中全会、改革开放─找到出路、发展起步。

3.南方谈话—坚定道路、实现腾飞。

4.一国两制—世界瞩目。

他是如何实现设想的,从实践的过程中挖掘邓小平的精神,让学生对伟人的精神有所感悟。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魄?拉进历史的距离?利用温州城市的变化,旧貌与新貌的对比,通过学生发现身边衣、食、住、行的变化来感受邓小平总设计师的气魄。

 

[教学过程]

导入:逐条展开“关键词”,让学生联想……

超级球迷,世界杯球赛时也熬夜看球……

是位慈祥的爷爷、外公;

他使温州人民富了起来,使全国富了起来。

薄一波老先生是这样称赞他的“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他是谁?

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我们给他加上这个头衔,是否名副其实呢?作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如何来设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请大家快速浏览教材,给下列图片加上标题。教材P106P109,要求学生通读教材。

对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和《决议》、十一届叁中全会、发展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南方谈话、一国两制。

师:这么多的设计规划,真不愧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我将他做得设计和规划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大讨论、《决议》

第二步:十一届叁中全会、改革开放

第叁步:南方谈话

第四步:一国两制

 

师:设计师邓小平为什么第一步要开展大讨论?这场讨论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大讨论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精神?(视频)

“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思想在一些领导人的思想里还没有完全被肃清。“两个凡是”再次让人们陷入了困惑。

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促进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推动了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板书] —扫清障碍、指明方向。

实事求是

邓小平眼中的自己:“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我是实事求是派。”       ——邓小平

过渡: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还体现在哪里?

文革结束后,许多人从对毛泽东的狂热崇拜中清醒过来,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盘否定毛泽东。1980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坚定地表示:天安门前的毛主席像,要世世代代地挂下去,因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19816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邓亲自主持制定的《对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最核心部分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恰如其分地论述了毛的功绩和错误。

科学评价毛泽东

 

过渡:这位实事求是的老人以博大的胸襟结束了一个时代,让我们看了前途的光明和希望,他又以一种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改革开放。

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课件)

   师:改革这个决定是在什么时候作出的?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回顾旧知识)

思考: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变化?

国家的变化:经济、科技、体育、教育……

我们身边的变化:衣食住行;城市的面貌;温州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温州模式,创造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再让我们感受一下改革给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课件)昔日与今日温州的对比照片:温州(江心屿、五马街、人民路)、深圳。

[板书:找到出路、发展起步。创新]

师:邓小平设计师,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118——221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南方几个城市走了走、看了看,一路上谈了谈,有哪些精辟的论断?(邓小平语录)

思考:谈话的核心是什么? 一位早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88岁高龄的老人为什么要谈这些呢?(背景)谈话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内出现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

解除人们思想上中的许多顾虑和误区,再次解放了思想,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指明方向,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

[板书:坚定道路、实现腾飞。]

师: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过渡:老人用他的政治智慧点亮了生命中又一盏辉煌的灯。这位智慧的老人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一国两制。

师: 阅读学习之窗:回顾“一国两制”政策出台的过程。你认为“一国两制”是不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方案,理由是什么?

战争的弊端(影响)、和平解决的结果……

1)有利于双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共同发展。

2)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性,又充分了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灵活性。

世界的典范。

板书:4.国家统一、世界瞩目       创新

师: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在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9771 日中国政府成功收回了香港主权。

师:设计师邓小平成功得规划并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真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首尾呼应)

板书:

邓小平 总设计师

1.大讨论、《决议》—扫清障碍,指明方向。

2十一届叁中全会、改革开放─找到出路、发展起步。

3.南方谈话—坚定道路、实现腾飞。

4.一国两制—世界瞩目。

师:万众欢腾的时刻,人们不由想起了这位老人,他曾说过:“我活到一九九七年,就是要等到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然而,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1997219,距香港回归仅仅131天之际,邓小平离开了我们。他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眼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他走了,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他又留下了什么? 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邓小平呢?

学生说说心目中的邓小平。

展示:世人对邓小平评价:

他曾经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两度被评为年度世界风云人物。该周刊在1979年第一期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时代》周刊

邓小平还注重改善发展对外关系。1979年复出后不久的邓小平访问了美国,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纽约时报》这样写到:“邓小平讲话很简单,直入主题,不绕圈子,也不会含糊其词。美国人看到了一位个子不高、谈笑风生、充满睿智的中国领导人,可以说一夜之间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纽约时报》

而在外国政要眼中,邓是个讲求实际的人。“邓小平是个讲求实际的人,他不谈历史和诗歌,谈很现实的问题。他对中国有明确的构想。我认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师:他用睿智的头脑设计着中国发展的方向,关注和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他使中国、使温州变得丰富而多彩。他用毕生精力和心血诠释了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