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叁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说出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张。 2.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3.归纳 【学习重点】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学习难点】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预习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张。 2、完成《叁维设计》P2--3的填空 (二)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叁)课内合作探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看书思考:何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提示: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归纳。) 2、列举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二、(重点精讲)诸子思想 1、诸子思想及影响 2、古代人性问题探讨 3、总结归纳: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张和各自影响(表格见下) 4、结合时代特点,说明为何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直至秦朝一直不受重视? (四)当堂检测(见《叁维设计》笔3—4热点考向和创新演练)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课后练习】《叁维设计》课时跟踪训练(一)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张和各自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