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一八四四年--一九二七年),清道光二十四年诞生在浙江孝丰县(今安吉县)翠竹青青的鄣吴村一户读书人的家庭里。
出生在竹乡,从小在青青翠竹间长大的吴昌硕,却对梅花情有独钟。吴昌硕一生爱梅,爱种梅,好画梅,并为我们留了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的佳句,死后选择长眠在杭州的赏梅胜地超山,成为梅花丛中一仙客。
我们不知道吴昌硕为什么如此爱梅,但是我们知道,他的一生再次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梅花香自苦寒来。
吴昌硕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六岁前鄣吴平静的乡居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接受了启蒙教育,并开始苦练篆刻和书法;第二阶段是青年时代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和艰苦的芜园耕读生活,在这个阶段他先是推动了心爱的原配夫人章氏,后来在安城的芜园娶菱湖的施酒为妻,成家立业,同时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练习;第三阶段是壮年刻苦的游艺机学生涯,在这个阶段,他游历湖州、杭州、苏州、扬州、上海等地,向俞樾学习经学,向杨藐翁学习书法,与任伯年切磋绘画,与吴大徵切磋金石……多方求学,博采众长,虽为“一月安东令”,然弃官从艺,为诗、书、画、印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四阶段是晚年的艺术成熟和收获时期,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和磨砺,吴昌硕的诗、书、画、印日臻完善,终于登上了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成为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吴昌硕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熔诗、书、画、印熔于一炉,呈现出画中有书法、诗意和金石之气;书中有画的章法和金石之趣,印中也有书法、画法和诗法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是近现工中国书画界的领袖人物,影响了陈师曾、齐白石、王一亭(湖州)、潘天寿、王个移、沙孟海、诸闻韵(湖州)、诸乐三(湖州)、李苦蝉、谭建丞(湖州)等一大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及创作风格,还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书画篆刻界人士,推动了中国现代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而且赢得了东南亚各国书画篆刻界人士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