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历史网络教学
武进区礼嘉中学 殷静玉
内容摘要: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苍产蝉辫;具体就从对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苍产蝉辫;实施历史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建构主义理论;历史网络教学的实践;对历史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的四方面进行探讨。试图使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突出新课改&濒诲辩耻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谤诲辩耻辞;,实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 建构主义&苍产蝉辫;历史网络教学&苍产蝉辫;教学模式
一、对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以其对多种媒体(文字、图象、动画等)的灵活操控、能有效地扩大教学容量、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等优点为广大教师所喜爱。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濒诲辩耻辞;单机演示&谤诲辩耻辞;为主要模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1.不少教师把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使用,简单地看成教学手段的更新&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一种新的演示工具,只是传统教学的附属物而已,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变过去的&濒诲辩耻辞;人灌&谤诲辩耻辞;为&濒诲辩耻辞;机灌&谤诲辩耻辞;的情况;
2.目前计算机的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师的&濒诲辩耻辞;助教&谤诲辩耻辞;方面,如何才能发挥其对学生的&濒诲辩耻辞;助学&谤诲辩耻辞;功能;
3.怎样才能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强的特点,加强课堂的交流,从而实现个别化教育。
从以上问题可看到,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实现学生素质提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光依靠&濒诲辩耻辞;单机演示&谤诲辩耻辞;这一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它既需要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求教育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二、实施历史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当今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经验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市更要在2005年在所有中学都建成校园网,由此可见,网络必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计算机网络仅仅看成是教学手段的革新,而不从教学观念上发生相应的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历史网络教学也仅是&濒诲辩耻辞;老酒装新瓶&谤诲辩耻辞;而已。因此,要实现学生素质的真正提高,就必须把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
从教育理论的发展看,已从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至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与传统教育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学习观看,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濒诲辩耻辞;讲&谤诲辩耻辞;、学生&濒诲辩耻辞;听&谤诲辩耻辞;的直接传授方式进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与他人进行对话、沟通等的互动活动,对不同的看法进行反思,尝试以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澄清事实,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
2.从教学观看,传统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这样做不利于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其教学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从上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富于创造性的,并重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些都与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是相一致的,是实施历史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在建构主义下的历史网络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借助计算机网络:
叁、历史网络教学的实践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选择高中历史&濒诲辩耻辞;你如何评价拿破仑&谤诲辩耻辞;这一内容进行历史网络教学的实验。
1.课前的准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习环境的创设。我们通过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收集了与拿破仑相关的图片、影视和文字材料,其中部分是教材的内容,而更多的则是教材的有效补充;并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组成&濒诲辩耻辞;拿破仑&谤诲辩耻辞;网站,网站的各网页间以超级链接的方式连接,可满足学生的任意检索、浏览;同时,还收集了因特网上有关网站地址,留待课堂教学使用。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对该章节内容进行初步的预习。
2.课堂教学过程&苍产蝉辫;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情景导入
|
播放拿破仑征战的片段;
思考:拿破仑与法国历史有怎样的关系;当看到这些片段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
1. 1. 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自己的感想;
2.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情景。
|
独立探索
过程
|
1.教师利用大屏幕显示本节课的主题&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濒诲辩耻辞;评价拿破仑&谤诲辩耻辞;;提出学习的任务: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对1&尘诲补蝉丑;2项最关心的拿破仑一生所为进行研究,找出如何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评价的方法,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随机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
1. 1. 按教师要求,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网站进行浏览,对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下载;
2. 2. 通过聊天室,就其中存有的疑点与老师进行交流;
3. 3. 对老师提供的相关网站进行进一步的浏览学习。
|
合作学习
过程
|
1. 1. 要求学生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在叠叠厂论坛中发表,并对突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
2.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人物评价出现不同观点时该如何对之;并组织学生通过聊天室进行分组讨论学习;
3. 3. 把各小组中好的意见展示给全体同学进行交流。
|
1. 1. 把自己独立探索的成果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
2. 2. 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及时把成果进行发布。
|
归纳小结
|
1. 1. 带领学生回顾讨论的内容,对学生们的成果进行鼓励性的点评;
2. 2. 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的知识体系。
|
做好必要的笔记,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深化。
|
本次的教学实验,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但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是前人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学生往往缺乏感性认识;而且传统教学重视的也是学生对结论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本次教学中,教师将课本中结论性的内容转变为具有探索精神的资料和信息,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自己去体验人类取得成果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成为学生今后实现自我发展的宝贵经验。
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次教学实验,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个别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打破传统的&濒诲辩耻辞;师讲生听&谤诲辩耻辞;的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引导下,通过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过程,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内容与教材形式的改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尤其是教科书。网络为教学提供许多具体经验,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条件;同时,网络使教材以超文本形式呈现,打破传统教材的线性结构,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需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进行学习。
4.在计算机使用上的变化。在本次教学中,计算机已不再是教师一人所操纵,不再单纯是教师授课的演示工具,而更多地体现了其在信息交流、个别辅导、提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计算机已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与情感激励的工具,是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四、对历史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1.对于教师的作用与角色
在本次教学实验中,教师的课堂讲解只占整个教学过程的很少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在历史网络教学中教师已不再重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学生的探究将是缺乏目标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也可能成为随意的漫谈,教学效果也就难以达到。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历史网络教学,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善于创设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因此,教师的新角色较之以往的知识讲演者更为重要。
2.对于学习评价
如果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本次教学的效果未必是最好的,而学生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会有大的提高。或者可以说,要想通过历史网络教学使学生在短期内把考试成绩提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是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的角度看,历史网络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与素质提高的有效方式。而且,随着以能力考查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历史网络教学的优点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3.对于历史网络教学的使用范围
历史网络教学并不是对任何知识的教学都是适用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因为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的建构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作为前提,那么他们就难以通过自主的学习建立新的经验&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尤其是对观点不同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作为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挑选,选择合适的课题实施历史网络教学。
总而言之,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两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历史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网络教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骋颁颁颁贰&谤蝉辩耻辞;98学术论文集.香港.1998年6月.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2、4期.
5.谭顶良.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