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历史学科组>>教改动态>>研究性学习>>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介绍
发布日期:2012-10-1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wjljzx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今天的形势。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增添了研究性学习,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也预示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众所周知,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以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为目的,辅之以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即每学期或每学年开设2——3次研究性学习课,变原来的全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一、研究课的类型
1、规定型研究课
所谓规定性研究课,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学习的成果。我们首先从改革考试题型的方式入手。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我们就在期中考试出了一道分值为35分的小论文题。题目如下:
19494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濒诲辩耻辞;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谤诲辩耻辞;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濒诲辩耻辞;此次失败,并非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谤诲辩耻辞;请你结合史实谈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其写作水平比预计的要高。这次考试中较好的小论文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毁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等。
虽说这种规定性的开放,是有条件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学生开放式思维的火花和闪光点。备课组教师深受启发和鼓舞,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第二种做法。
2、主题型研究课
主题型研究课,是在规定性研究课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我们具体做法是只规定主题,如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戊戌变法等,不规定题目。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查找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自主撰写论文。例如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要求:&濒诲辩耻辞;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谤诲辩耻辞;,我们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学完该章节以后,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即主题),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教训、评价等各个侧面选题,写出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历史小论文。这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量其所长,自由发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数十篇学生习作中选出5篇,装订成册,在学生中交流,并投寄全国唯一面向高中学生的历史方面杂志《历史学习》。该杂志在2001年第3期《史学新苗》栏目发表了我校学生两篇习作&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浅论辛亥革命的&濒诲辩耻辞;妥协&谤诲辩耻辞;》,师生倍受鼓舞,写作历史小论文的热情高涨。此后两个月时间我校又有《海棠叶的变迁》等六篇学生论文在《历史学习》和《中学历史教学》上发表。
3、自主型研究课
第叁种教学方法是指在高一教完《中国近代现代史》数章或一册以后,先由教师拟定一些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小论文题目,作典型引路。然后再从选题、立论、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生以自身感受和自己特长为基础,不受任何束缚,自行研究。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观点,精心准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两星期或更长时间)独立完成,也可由35名学生自愿组织起写作小组,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学生有更大的活动余地。
自主型研究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之间还可以互教互学,即把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当单个学生或学生写作小组历史小论文完成以后,由教师修改点评,变成学生间互相修改、点评论文,再由学生中推选若干人组成评选小组点评,择其中优秀论文装订成册,交流,还可进行&濒诲辩耻辞;论文发布会&谤诲辩耻辞;,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时学生的点评也能慧眼独具,有说服力,使被点评的文章作者口服心服,从中受到教益。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和水平别具一格,不一定比任课教师差。
这种做法开放得比较&濒诲辩耻辞;彻底&谤诲辩耻辞;,学生思维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充分体现他们学习的效果和心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从笔者手边现有的学生习作来看,有些文章的立论和观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和论断,而且言之有理。例如论述祖国疆域变化的《海棠叶的变迁》,重新评价中法战争的文章,《<中法新约>是清政府外交上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农夫和蛇的启迪》、《抗美援朝之我见》、《空前的浩劫&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濒诲辩耻辞;文革&谤诲辩耻辞;》,上述习作,用高一学生现有的水平来衡量,不失为上乘之作,难能可贵。
二、研究课的教法
研究课与传统的教法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具体做法有:
1、熟悉教材
这里的熟悉教材有二层含义,即学生要学会现行的教材,教师更要熟悉教材,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讲清、讲深、讲透;学生要牢牢掌握。如讲授辛亥革命这一章节时,应要求学生对有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性质、评价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是研究课的基础。如果师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知半解,研究课是无法进行的。
2、介绍观点
如果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性探索的话,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历史界的动态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不同的,有争议的观点,以供学生研究参考。例如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有认为是进步性的(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有认为是侵略性的(掠夺性的殖民战争);有认为正义性战争为主;有认为侵略性战争为主;还有人认为好坏参半,凡此种种,教师即可引用教材观点(传统观点,大多数认同观点),也可阐明自己的观点,尤其教师表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是比较欢迎的。在介绍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确定自己的观点,最佳状态是学生有自己的独创之处,超出老师介绍的观点。
3、查找资料
当观点(或主题)确定以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查找有关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查找。教师可以提供方便。所谓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有音像、图片等。特别是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时教师要进行指导,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4、撰写论文
当观点(主题)确定以后,又有充分和必要的资料、信息,最后一步工作是撰写历史小论文,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研究课成果的体现。对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要抓好命题,结构(论据的选用和顺序)、修改等几个重要环节。
叁、研究性的考评
研究课的考评,主要是对学生所写历史小论文的考评来进行的。考评的方法有:学生自评,即历史论文的再修改;学生互评,即以小组讨论进行;或教师点评。这叁种考评方法各有利弊,可以有机结合,以其中一种方式为主,交叉、交替进行以求实效。考评标准分:合格,要求是论文观点正确无明显科学性错误,说理清楚,文字通顺。良好就是观点明确,有感染力,略有文采;如文章立意新颖,有独特见解,有创新意识,则可评为优秀,被报刊录用者更应评为优秀。
四、几点体会
研究性学习,仅仅是开始,但无疑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方向。目前条件下,也不允许每一节课都上成研究课。教师只要选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调动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濒诲辩耻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谤诲辩耻辞;,以趣激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发布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从而产生了学习和写作历史论文的兴趣,其它同学受其影响,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第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当然,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写作论文和修改论文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有益的。
研究性学习还仅仅是尝试,虽然其优势性不容置疑,但毕竟还不很成熟,很不完善,有待不断充实提高。敬请专家、同行指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