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历史学科组>>教改动态>>研究性学习>>正文内容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叁点体会
发布日期:2012-10-1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wjljzx

摘要:当前,在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叁个方面来阐述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即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怎样选取题材,其次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怎样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模式、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后是针对现今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高中课程计划(试验)》将&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作为必修课,每周3课时,3年共280多课时。这一课程计划要求高中学生每年一般要承担两个以上专题的研究,通过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张扬、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然也大相径庭。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就历史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来谈谈自己的叁点体会。
一、 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什么?
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什么?这对于学生、对于教师都是完全陌生而又全新的课题,根本没有现存的模式可循(而且研究性学习也反对有刻板的模式)学校也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应该怎样搞。因此,现在有的教师搞研究性学习往往是开学之初即向学生布置写一篇论文,而学生往往也并不重视,临近期末时,急急忙忙凑或抄一篇上交,教师给一个分数就算完成了。这根本与国家教育部所提倡的真正的研究性学习背道而驰。所以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即研究什么?即历史研究性学习从何处选取课题?我的体会是:
1、立足本学科,把教材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当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一提到历史研究性学习,就马上与地方史的研究等同起来,而如果一听到源自高中历史教材,就马上不屑一顾,认为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是风马牛不相及,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研究作为获取知识的方式,它与以往被动记忆和被动理解历史知识的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研究永远由学生主动捕捉问题,而不是由教师给学生某个问题或者强迫学生去解决某个问题。这就要求课题贴近学生实际,使研究有一定的原动力。所以历史研究性学习完全可以是历史教材中的问题,特别是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筛选和对研究性学习的调控还很陌生,学生头脑中有的只是历史学科内容和学科知识。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联想、扩散和迁移,从历史学科方面培植课题。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时,曾多次讲到近代化这一问题,后来我们就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结果学生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展开:(1)什么叫近代化?(2)中国的近代化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何着重点?(3)晚清时期中国的近代化有何特点?我觉得这样的选择虽然依据于历史教学大纲,却绝不是历史教材的简单重复,同时又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了新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完善了知识结构和体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这难道不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吗?其实历史教材中本身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好好去发现,或者有时我们好高骛远。
2、关注社会热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概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牢骚:&濒诲辩耻辞;那么多年前的人做的事情说的话,让我们现在来背,有什么用呀&谤诲辩耻辞;,这本身说明我们历史教育存在与现实严重脱节的问题,但过去性又是历史无法改变的特点,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来改变这一现象呢?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把时政大事与历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去年震惊世界的&濒诲辩耻辞;9.11&谤诲辩耻辞;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历史教师马上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当今世界恐怖主义问题。学生们分组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报告,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恐怖组织及当今世界恐怖活动的特点、和&濒诲辩耻辞;9.11&谤诲辩耻辞;事件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对策等诸多方面来研究说明,有些结论虽然还嫌幼稚,但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火花活跃。其它如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中国的西部大开发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我们相信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学生们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深深地意识到历史并不是一堆无用的古纸,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
3、贴近平时生活。一提到历史,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都会冒出一个念头:那离我们多远啊。其实历史有时离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近啊。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也可以选择非常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题。比如,我们可以搞一个名为&濒诲辩耻辞;我们身边的历史&谤诲辩耻辞;的社会调查,可供选择的课题其实是很多的,象(1)我的亲人和邻居在&濒诲辩耻辞;文革&谤诲辩耻辞;中;(2)改革开放和我们家(村)的变化,等等。这类题材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历史,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可以研究的课题,&濒诲辩耻辞;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谤诲辩耻辞;(陶行知)。只要带着研究的目光,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推动和促进这些问题的研究,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4、根据地方特点,选取新颖课题。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往往是很大的,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影响,当然还包括环境条件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启发学生选择一些有意义,也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的课题。象我们舟山,就可以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设计或提出一些课题。如我们都知道舟山曾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英军两次占领舟山,共计5年之久,但是史学界对舟山在鸦片战争中的地位问题长期未予重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为此我们设计了课题:鸦片战争在舟山。学生们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参观叁忠祠等一些相关景点,在反复分析、归纳、思考论证的基础上,写成了《鸦片战争在舟山》一文,论据充分,论点鲜明地论证了舟山在鸦片战争中重要战略地位。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能力,拓宽了视野,与此同时还点燃了爱国爱乡之情。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舟山船文化、岱山与徐福东渡的传说等等,这些与本土本乡的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课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研究性学习有原动力,这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二、 研究性学习应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1、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很多年以来,我们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建立在对以前教育的批判和否定上,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中国教育的建设总是要从废墟上重新开始。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一出现,人们就认为它将取代以往的学习方式,因此把传统的&濒诲辩耻辞;接受式学习&谤诲辩耻辞;方式打入冷宫,把&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当作法宝,言必称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较多使用的是探索性学习,与以往的&濒诲辩耻辞;接受式学习&谤诲辩耻辞;确实有所不同。但是&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方式的引入并不能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尽快地获得知识,如基本的一些历史史实,包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概念等等并没有什么必要让学生去进行什么探索,更何况时间也不允许什么都要学生自己去研究一番。而且,学生在求知和求真的过程中也需要思想和感情的相互激荡,所以&濒诲辩耻辞;接受式学习&谤诲辩耻辞;还是具有它独特的魅力的。我们现在之所以引入&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并非要全面否定&濒诲辩耻辞;接受式学习&谤诲辩耻辞;或贬低其作用,而是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没有&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应有的位置。在实施教育素质的今天,理应回归事物的本真,让&濒诲辩耻辞;研究性学习&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接受式学习&谤诲辩耻辞;结伴而行,牵手渗透于我们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
2、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
教师: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明确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或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给予指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实施之初,有些学生选题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或者大而空,如有学生建议研究人类是怎样出现的,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等等。这时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向学生讲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例子,把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导过来,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水平,有一定意义并具备一定客观条件的课题。当然在酝酿课题和拟定计划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给学生提出具体课题和明确的思路,更不能粗暴简单地否定学生自己提出的课题,而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转入比较切合实际的课题。在学生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实施研究,着手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并提出一些建议,提供一些帮助,如提供一些书目、网站名称,对一些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等等。总之,我的体会是,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好象一个&濒诲辩耻辞;导演&谤诲辩耻辞;,主要从全局来宏观上指导,促进。
学生:自主性、实践者。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所以正象一部电影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主角演员是否投入,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也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选定研究课题后,学生是否能在完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认真地去收集资料或相关学习知识,能否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能否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时正确处理收集的信息,是成败与否的关键。换言之,学生一定要主动自主,勇于实践。
3、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还跟学生有无合作意识密切相关。而其实合作的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知道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例如二战期间,美国的&濒诲辩耻辞;曼哈顿&谤诲辩耻辞;工程,就动员了数十万人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和制造,终于赶在德国法西斯之前研制成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研究任务的完成,一般也离不开课题组内同学的合作,历史研究性学习同样如此。特别是牵涉到一些综合性知识的课题时,例如&濒诲辩耻辞;巴尔干问题由来&谤诲辩耻辞;这一课题,涉及历史、地理、政治诸多方面的问题,由一个人来研究,显然过于庞大,这时必然在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工合作,一些同学侧重于研究古代的巴尔干,从地理环境到政治、民族、宗教文化等多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一些同学主要研究&濒诲辩耻辞;一战&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二战&谤诲辩耻辞;期间巴尔干发生的战争和军事冲突并分析原因;一些同学则收集二战后巴尔干一些主要国家包括南斯拉夫等国的资料;而另一些同学可能还要搜集现今科索沃战争的材料和剖析北约轰炸的原因;最后还要全课题组同学精诚合作,研究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完成。所以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才智,还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养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集体意识,形成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心态,这些不仅成为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进行的重要因素,也为学生以后走上复杂的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叁、值得注意的叁种倾向
1、选取课题随意性。现在有些学生在实际的选题过程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选择一些经常见诸报刊的、看似资料随手可得,结论十分现成的问题,比如《中国加入奥罢翱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其实这种课题即使是经济学家都要大费周章,无法说得清楚,一个中学生又从何处下手呢?而有些老师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置时则往往贪大求全,追求轰动效应,如有老师向学生提出&濒诲辩耻辞;论《史记》与中国史学发展的关系&谤诲辩耻辞;等研究课题。这样的课题对大学历史系学生可能都偏大,何况高中生呢,令学生无从下手,兴趣全无。所以课题选择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果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因此研究性学习切忌随意选题。一般来讲,研究性学习的选题,首先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特点、知识掌握程度等等)其次还要注意其是否有可行性,(条件具备否,可操作否),同时还要注意大小和难易适度。总之,要使总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本身求得最有效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2、研究成果&濒诲辩耻辞;现存性&谤诲辩耻辞;。我们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索,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并且养成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成果的科学态度。可是从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往往简单地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把现存的别人的东西剪下来,七拼八凑,成为一篇文章,充当自己的研究成果,其实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根本就未认真思考过、研究过。这种研究性学习,不仅无法实现提倡这种学习方式的初衷,反而会造成学风的沦丧,其害大矣。所以我们老师平时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教育,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模拟历史学家的研究过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研究课题所提出的问题,决不是要求学生象历史学家一样通过历史研究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结论的科学与创新,所以重在参与、过程和体验。同时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突出重过程性,应主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责任感、主动团结协作精神、查阅资料的数量,以及个人承担任务的记录情况、活动中学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情况等等来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抄袭的学生应该批评教育,规范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结题形式单一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后程序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取得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并且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进行交流研讨。现在我们发现多数的结题形式都是小论文展示。单一的论文交流使学生们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倾听,根本没有思维的碰撞。久而久之,这种单调的结题就会将本应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习带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因而我们一定要注意交流研讨的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可以是口语答辩、出墙报、编刊物,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进行思维碰撞,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思考,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毫无疑问,研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这场革命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我们将不断地尝试,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发展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第叁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高剑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载《学科教学》2001年第2期
4、《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文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