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历史学科组>>教改动态>>研究性学习>>正文内容
礼嘉中学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记载表(一)
发布日期:2012-12-3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殷静玉

 

礼嘉中学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记载表

 

课题
姓氏的由来与家谱中的知识
 
 
 
 
 
 
 
 
 
 
 
 
 
 
 
 
 
 
一、主要内容
(一)了解中国姓氏的起源
&苍产蝉辫;1、上网查找姓氏起源,并进行分类
&苍产蝉辫;2、分工协作,按照分类查找姓氏的由来
&苍产蝉辫;3、列举几个重点姓氏的源头(一姓多源)
&苍产蝉辫;4、了解历史上的“改姓”现象及其原因(分类举例)
&苍产蝉辫;5、列举姓氏中的历史故事
附:姓氏由来的几个类别
⑴氏族社会发展而来:姬、姚
⑵诸侯国名:宋、吴、秦、赵
⑶邑名:苏
⑷居住地:东郭、南郭
⑸先代人的字:林、刁
⑹排行:孟、叔、季
⑺官职:司马、司空
⑻技艺:陶、屠
⑼少数民族:慕容、宇文
⑽外邦人:安、米
⑾皇帝赐姓:朱、李
⑿避讳:常
(二)了解家谱的相关知识
&苍产蝉辫;1、家族姓氏由来、发源地
&苍产蝉辫;2、家族祖先、宗训、家规、世系
&苍产蝉辫;3、家族取名中的辈份排字
&苍产蝉辫;4、家族姓名中的历史元素
&苍产蝉辫;5、家谱的历史价值
关注:⑴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北方人口向南迁移
⑵元朝时南方汉人的名字特征
⑶太平天国在家谱中的“影子”
⑷建国后家族、家庭子女取名上的变化特征
(叁)学习、研究姓氏由来和家谱知识的意义
&苍产蝉辫;1、认识姓氏、家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深入社会,采访调查,拓展视野,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3、分析家族迁移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4、弘扬民族、家族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安排
&苍产蝉辫;1、网上搜索:姓氏起源、家谱知识、相关理论文章
&苍产蝉辫;2、采访调查:参观“王氏宗祠”和“孙觌纪念堂”,制作采访表,采访调查
&苍产蝉辫;3、形成成果:在搜集、整理、交流、论证基础上,制作展板、课件
 
指导老师 王建仁、吴明锋、薛娇、冯双松 
姓氏的由来和家谱中的知识
(一)
这是我们高一几个班学生合作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我是高一(6)班的李丹丹,她是高一(2)班的王红娇。今天我们俩一起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介绍课题研究的情况。
我们这个课题,依托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王氏宗祠”和“孙觌纪念馆”的调查采访和资料分析,重点追溯姓氏源头,进行家谱的个案研究。
我们分工协作,上网查找各种姓氏的起源,了解什么是姓氏,伏羲氏在姓氏上的贡献,黄帝与姓氏。最后将查找的姓氏分类,汇总成了姓氏由来一览表。(重点介绍)
下面是我们从上百个姓氏源头追踪中挑选出来的几个:唐、赵、张、王、孙……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对“孙觌纪念馆”的参观调查和采访,这里是我们拍摄的照片。
在孙觌纪念馆,孙觌后人给我们介绍了孙觌其人。孙觌的根在这里,礼嘉有一个孙觌村。孙觌的经历很复杂……(重点介绍)
孙觌受北宋文坛影响,书法很好。我们从纪念馆看到的孙觌书法是从镇江焦山石刻上拓下的。
当代人对孙觌的研究也很多,孙觌后人编印了《孙觌研究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们在姓氏文化的学习研究中,梳理了一些感兴趣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1、历史上的易姓现象(重点介绍)
2、与常武地区相关的罕见姓氏(重点介绍)
3、常州八大姓氏的源头
接下来由王红娇同学介绍家谱中的知识及其研究。
(二)
先说说家谱……
课题研究中,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负责讲解的王老师对我们说:王氏宗祠的堂号叫“叁槐”,寓意是“叁公”,源于北宋兵部侍郎王佑在自家庭院植叁株槐树,预言其子孙能做到“叁公”。果真这样,其子王旦做了18年宰相,功勋卓着,口碑很好。(重点介绍)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对王氏家谱的研究:
1、家族的迁移(重点介绍)
   王皋与孙觌不同,是主战派。
2、我们对王氏家谱中元代名字特征很感兴趣(重点介绍)
3、我们从王氏家谱中找到了太平天国的“影子”(重点介绍)
4、我们从王氏家谱中找到了抗战英豪,士禄为中国远征军运送物资(重点介绍)
下面谈谈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收获:
1、开阔眼界,拓展视野,通过网上学习、采访调查,接触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2、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如何看家谱世系表,对应历史年代,了解历史背景,进行家谱的个案研究。
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
4、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寻根留本,增知育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