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问题学生教师需要心平气和
----------读星云大师《厚道》——心平气和有感
武进礼嘉中学&苍产蝉辫;黄燕钧
小沙弥多半玩心很重,不爱读书,上课经常睡觉,让老师伤透脑筋,以致会性大师很气愤,要求把几个爱睡觉的小沙弥开除,否则不教书了。而星云大师则针对小沙弥的年龄和心里特征,讲了非常智慧的话语“小小年纪,不喜欢读书,能待在教室里,而且能坐着连睡六小时,已经不容易;虽然睡着,但还是沉浸在佛法的梦乡里,间或醒来,听到一字一句,也许对他们的一生受用无穷,总比他们在外面嬉戏游荡而沦为坏孩子好吗?”
“心平气和”这简单的四个字说来简单,其实做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你面临一群还不太懂事的孩子来说,更加不容易: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因为“尊人者,人尊之”。
记得我刚刚毕业,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里发生了一次失窃事件:生活委员收的蒸饭费两百多元不见了﹙当时我的工资只有500元不到﹚,当时的怀疑对象是一位女生,原因是她在小学时就经常手头不太干净;所以当时我心里很紧张,也很矛盾,很想立刻把失窃事件解决好,但有没有证据;第二天晚上,我和一位老教师一起到她家,并向他的爸爸说明了这个情况,她的妈妈身体不好,能听到但不会讲话,她妈妈比划着,还到她睡觉的床上翻了一翻,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事情过去了很多年,但我的脑海中现在还会浮现她妈妈比划的情景,以及那位学生复杂的眼神。我很内疚。然而,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刚毕业的那一届,有出现了相同的事件,有了10多年前的经验教学,我不能让历史重演,而是通过比较巧妙而智慧的处理手段,把这件事情处理得非常漂亮:学生主动来承认错误,并受到了教育,而其他学生有迷迷糊糊。
当前人尽皆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当学生犯错误后,比如:有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上课经常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等等,我们一开始还能比较耐心去教育他们,以情动人去感染这些犯错的孩子;但是当这些孩子屡次犯错时,我们教师开始失去耐心,不是责骂,就是责令学生写检查书,保证书如果再犯错就怎样怎样,但效果不能长久,最后没有效果-----星云大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作为教师的我也跟所有教育者一样一直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如何去爱却未做过深入研究,并且很多时侯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真正试过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这些需要更多爱的困难学生明白些许道理,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
在工作中遇到不利环境和问题时主观努力解决是关键。“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面对现实,坦然地面对班内学习有问题的学生,才能自信地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读过星云大师的《厚道》之后,让我更能感觉他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是享受。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读星云大师《厚道》一书,我相信,用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来教育这些孩子,总有一天会品尝到教育的喜悦的。正如书中所说“心平气和,才能长养智慧,止于至善;心烦气躁,只会蒙蔽灵台,趋向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