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对热闹的课堂的冷思考
发布日期:2015-10-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尹建文

 

对热闹的课堂的冷思考
章吉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倡导下,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交流多了,小组合作学习多了,老师讲解少了,但在热闹的活动背后,学生冷静的思考,理性的思维,扎实的训练似乎被忽略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热闹的课堂进行一番冷思考,让热闹的学课堂静一静。
在很多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热闹的场面:师生互动非常频繁,你问我答,学生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热闹不等于深刻。在热闹的背后,学生只是学到了肤浅的知识,没有触及知识的本质。因此在热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提供一个冷静的时空,让学生深入地思考一下问题的本质是非常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从陈述性知识的层面上升到科学思想的过程。
在学完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后,学生对遗传题目的解答可能已经很熟练,但为什么论述减数分裂中雌雄配子传递的规律可以称为遗传规律呢?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被问住了,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学生对遗传规律本质的理解。教师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静静的课堂让学生思考,学生思维处于一种愤悱状态,而此问题又是她们“跳一跳摘得到”的。终于有学生举手了:雌雄配子是联系上下代之间唯一的桥梁,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会影响到后代的性状,当然与雌雄配子传递有关的规律就叫遗传规律了。学生的正确理解就在静静的思考中诞生了,他们自我构建了认知结构,这比教师传授给他们印象要深刻得多。
又比如在学完了艾弗里、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后,教师应该及时地让学生想一想:他们的实验为什么能证明顿狈础是遗传物质?能证明顿狈础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吗?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他们实验设计的思路是什么?在学完呼吸作用后,抛出这样的问题:生物为什么要呼吸?呼吸的目的是什么?在冷静的思考中让学生悟出呼吸的实质是通过分解糖类、获得能量,而不是为了获得氧气。有一次听老师执教消化。听课结束后,就问学生:食物都需要消化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都需要。笔者冷静地问了一句:消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愣住了。显然在课堂上让学生冷静地思考一下消化的目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生物学前辈朱正威先生说:理科要讲理,科学要深刻。这里所说的理其实就是生物学知识的本质与逻辑联系,它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深刻的课堂离不开静静的思考。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在课堂学习中,小组交流以及小组成果汇报是常见的教学环节,但如果没有个人的深入思考以及耐心的倾听和虚心的接受,课堂交流就会流于形式。例如高叁复习例题如下:有一瓶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请根据渗透作用原理,设计最简单的实验加以鉴别。首先请每位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要思考他的实验方案是否符合题意,并与自己的方案进行比较,轮到发言只要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点即可。交流结束,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小组再进一步讨论完善最佳方案。在其他小组发言时要注意记录不同点,吸取其他小组合理的成分。整个交流过程中,没有常见的七嘴八舌、唇枪舌战,显得有序和理性,这里有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观点的融合,方案的优化,在略显沉静的气氛中,完成了充分和深层的交流。
俗话说:沉默是金。课堂中的沉默不是沉闷,而是冷静表面下的思维的热烈涌动,在这种冷静的背后,不仅有知识的构建,还有智慧的生成。就在冷静的课堂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