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学习过程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发布日期:2015-10-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尹建文

 

 学习过程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陈京疆
按照学校正常的公开课开设计划,我本来应该在十六周开设校公开课。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原计划一周就能完成的教师论坛活动,意外地要延期到十六周的周二才能完成。公开课迁移到十六周倒是小事,关键是原计划我要在初二(5)班开设公开课,这个班我早早地就安排了学生课前充分的学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等。学生也已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程序。一个小的插曲,一位本不准备开设公开课的同事,选择了与我同一天,同一节课开设公开课。因课务冲突,只能选择原来计划进行试上的班级初二(4)班,放弃初二(5)班。不论5班的学生多么难舍,无论4班的准备多么仓促,我都必须无条件地选择在初二(4)班开设公开课。当时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过就是上节课,还有一天的时间供我与学生交流。但由于我准备的是一堂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学生只有在充分研究,体验学习过程后,才能达到叁维目标的要求。初二(4)虽然进行了补救,进行了催熟,但缺乏过程,教学过后,让人只感觉青涩,没有甘甜,只有遗憾,没有喜悦,只想反思,难有收获,心中留下的是一点点不甘心。带着这种不甘心,我又在初二(5)班重新弥补了失去的公开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仅只改动了一小点,但教学中,师生之间配合默契,主持学生风趣有序,学生发言大胆娴熟,学生讨论深入切题,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学气氛紧张热烈,学生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我真真成了组织者、观看者、参与者,班主任沉敏老师异常兴奋地记录了学习的全过程。
两堂教学设计相同,但学习过程却孑然不同的教学,使我充分地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学习过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充分预设:古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更是如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教学设计从着重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到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简而言之一句话,之所以要进行教学预设,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我设计的公开课过程重点是针对初二(5)班,后来将学习对象转换成初二(4)班的学生,虽然有所调整,但已经不能说是充分预设了。因此,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即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的思考和安排。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预设”,需明确整堂课的框架,以什么为主线,大致有哪些师生、生生互动,设计几个思维兴奋点、在互动中教师怎样引导,怎样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通过不断对一堂课进行“主线”构建、充实,做到形神兼备。
2.充实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等阶段。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学习划分为连续进行的四个步骤,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实际这就是学习的四个阶段。这几个步骤后来被美国赫尔巴特派发展为五个步骤:“明辨”变成“准备和提示”;“联想”变成“比较和抽象”;“系统”变成“概括”;“方法”变成“应用”。由此说明,要充实学习过程,就不可缺少学习的必要过程,缺少了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即教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总之,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学导结合”,注重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体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习才能达到师生愉悦的至高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