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情特色的历史教学之路,构建特色历史教研组,为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学校教学质量作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成员的合力作用,营造合作、开放、竞争的教研组氛围。
2、严格实施学校对于集体备课的方案。指导督促各备课组推进教学改革,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以“教为不教,学为治学”为指导思想,推进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3、强化教学研究氛围,把抓好教学科研作为提升教学的依托。
叁、具体工作:
(一)、抓好教研组常规工作:
1、严格落实教学“七认真”:
坚持集体备课,根据班级情况二次备课;上课认真落实,进口课标、考纲,突出人文素养;作业批改及时,高一等第化,高二、高叁力争分数化;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在教学过程上花功夫,确实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
2、加强备课组建设:
各备课组,在开学后第一周内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以及组内教研课的听课评课计划。
备课组活动正常进行,定于周二上午进行、以备课组长为中心确定地点、以教学进度为内容、依次确定主备人、根据班级不同情况进行必要的二次备课。
备课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正常举行,各备课组确定本学期听课计划,在组内公布,由其他备课组随时监督执行。
集体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备课组内要求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要求、统一中难点、统一作业、统一测验考试。
各备课组在使用教辅资料问题上,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3、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改:
利用好学校现有的阅览室、图书馆资料,组内成员以自学的形式展开,如有好的教学论文,向全组成员推荐。利用好网络资源,有机整合各类课改信息,及时共享。通过理论学习,加以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课改新路。
4、进一步加强对课标、考纲的研究:
高一备课组侧重于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握课程要求,扎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高二、高叁备课组面临小高考以及高考的重任,则侧重于考试大纲的研究,以指导小高考和高考的复习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考试信息。
5、继续加强组内相互学习:
继续推行组内定期开设教研课的活动,通过相互听课、评议,以促进全体成员的教学水平。力求改变过去评课流于形式,只讲好话的做法,建议评课活动中须针对教研课:指出一个亮点;说出一个缺陷;提出一个建议。
6、加强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
将各备课组上一学年的资料加以汇总,形成每个年级的学习资料,加以共享。各备课组对上传资料加以改编,运用于实际教学。组内成员搜集到好的资料,想到好的做法,学习到先进经验,做到全组共享。
7、推进教学案一体化工作:
各备课组根据每个年级历史教学的不同要求,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本着引导学生资助学习的原则,编写教学案。
(二)、积极参加市、区各级教研活动,主要活动如下:
九月份:各校高叁历史教学工作常规调研,分析2017年高考试卷及高考情况,解读考试说明变化,交流复习教学计划和策略;做好高叁历史复习教学第一次研讨会准备工作;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十月份:区高叁历史教师参加大市高叁历史复习教学研讨会;高二历史同题异构研究课。
十一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暨集体备课活动;区论文评比活动。
十二月:做好期末考试相关工作;学期总结及下学期工作计划拟定。
四、教研组建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一个近期可实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可以有效地激发老师的上进心,带动学科建设。针对学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制定学科发展的规划,弥补学科发展中的不足。
对组内新老师展开跟踪听课,帮助其在短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