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将按照区教育局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基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区域教育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教研工作方式,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质化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群体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深化高中复习教学改革,完善高考的复习教学策略;强化教学常规和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拓展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新空间。
二、主要工作
(一)深度推进课程改革
1.进一步引导教师理解、反思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质性内涵,提高教师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历史课程具有的人文色彩、历史课程如何贴近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理念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保证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
2.加强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以此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重心,培养学生通过高中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改进教与学行为,着重加强探究性教学、主题性教学和史料教学的研究,优化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借力数字化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范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善。
4.继续开展新课标、教材教法研训工作,通过主题培训、公开课观摩与评价、优质课评比、专题讲座、集体备课、教学案例设计等多元方式,切实提高高中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继续组织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积极参加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力争建设一直赋予竞争力的高中历史梯队教师队伍。
(二)扎实常规教研活动
1.聚焦课堂改革。通过组织高质量历史主题研究课、观摩活动及跟踪听课活动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切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认真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2.加强课型研究。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历史》,切实加强课型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3.重视命题指导。引导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系统,规范和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对各类考试的研究,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推进校本教研活动,营造研究氛围,落实研究内容,深化研究主题。力求在校本课程开发、联校教研活动、资源共享等方面有所研究、有所探索。
5.做好各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的数据分析工作,总结得失,查漏补缺,引导高中教师不断改进复习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6.做好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力争100%通过。
(三)优化毕业教学工作
1.加强对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研究,突出对复习教学实效性的研讨。
2.积极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工作;帮助各校教师做好信息的互联互通。
3.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研讨会后续会议及其他研讨活动;组织好高三两次四大市模拟考试的相关工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依托区、校各级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力促青年教师较快成长。
2.借助本学期优质课评比的契机,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活动
三月份
1.组织好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常规调研工作。分析期末统测情况,解读考试说明变化,交流复习教学计划与策略。
2.做好本学期优质课评比的组织、培训工作。
3.组织好高三四大市“一模”考试阅卷、数据分析、考后复习研讨等工作。
4.组织参加2018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必修)测试。
四月份
1.组织区域高三历史教师参加市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第二次会议。
2.开设组内校级公开课。
五月份
1.做好高三四大市“二模”考试阅卷、分析、二模后复习研讨等相关工作。
2.高考有关信息收集及资料交流及2018年历史学科高考的各类准备工作。
六月份
1.做好高考有关工作及各年级期末考试的有关工作。
2.学期总结及下学期工作计划拟订。
3.做好教研组内讲座,积极筹备校级骨干的评选。
4.组织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