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高一音乐鉴赏:戈玉燕
教学目标:
1、欣赏肖邦的《降E 大调夜曲》及《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感受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诗人”的气质,体验肖邦的音乐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内在联系。
2、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讨肖邦不同创作时期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形成不同风格的内在原因。
3、鉴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感受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学生的民族意识,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教学重点:鉴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探究作品通过多种音乐要素及不同的演奏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肖邦不同作品的欣赏,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课堂调查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着名的钢琴家?
2)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是哪一位?
3)你是否知道波兰的国际肖邦钢琴比赛?
2、导入课题——钢琴音乐的奇葩
二、新课
一)肖邦创作的动机及背景:紧密联系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
二)肖邦创作生涯的分类:华沙时期和巴黎时期
1、肖邦的第一个创作时期:华沙时期(1830年前)
1)欣赏《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
体会玛祖卡的节拍特点及音乐的风格特点
2)欣赏《降E大调夜曲》
A体会乐曲的意境,寻找与作品描绘意境想似的诗歌
B展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请学生伴随该曲朗诵,注意情感的表达
学生探讨总结:
1、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清新优雅的、明快的,寄托着肖邦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
2、肖邦是一种“钢琴诗人”的形象。
3、通过欣赏肖邦前期的音乐作品,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肖邦的第二个创作时期——巴黎时期(1830年后)
A 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
B 鉴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
1)乐曲创作背景介绍(视频)
2)听乐曲 思考:乐曲表达了肖邦怎样的思想情感?
3)看演奏 思考:乐曲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
(提示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及演奏技巧)
4)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乐曲的赏析(完成表格,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探讨总结:
•1、肖邦后期作品的风格:注入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的
2、肖邦是一种“民族战士”的形象。
3、探讨促使肖邦思想走向成熟的原因?
(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造成肖邦人格的完善及思想的成熟)
叁、总结
学生用评价的方式概括他们所理解到的肖邦
如“伟大的”、“爱国的”、“浪漫的”、 “民族的”···
肖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将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进音乐作品,舒曼称他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无愧是钢琴领域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