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发展规划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艺术学科组>>教师杂坛>>正文内容
摆转载]教育"以人为本",警惕"笔笔罢"依赖症
发布日期:2012-05-1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不详

教育以人为本警惕“笔笔罢依赖损害主动性

  据报道,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上的日益普及,一些老师患上“笔笔罢依赖症。这种拉洋片式的教学方式令课堂有些变味:上课时PPT出故障,老师无法使用课件,只好改讲其他内容;理化实验课成了只看不做,现成的实验录像替代了动手做实验……

  当下,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先进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与更新,使多媒体教学成为诸多学校教师常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先进的教育设备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习形式,完善了教学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具活力。然而,多媒体教学设备毕竟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还在于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的讲授成了放映,接二连叁地点击鼠标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一幅又一幅图像画面让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于是,感悟语言魅力变成了欣赏图片美景,思考解题的过程变成了动态的解题流程,甚至实验操作也搬于课件之上。这样的课虽然很现代化”,却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好课,因为在教育设备背后,我们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却是封闭陈旧的,是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是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在这样的课堂,先进的教育设备非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累赘。

  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是教师,教学设备只是教师为了达求某种教育目标而使用的教学资源。显然,教师的教学方法、路径和手段绝不限于一种,教学设备也绝不是教师的主宰,相反,教师对于教学设备拥有绝对的支配选择权。然而,课堂上的“笔笔罢依赖症却让教师的这种教学主动权丧失殆尽,教师的讲授过程完全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延伸开展,而是顺着课件既定的流程一路直下。如此,教师的教学又怎能突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性又如何体现?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的作用岂不被课件所代替?

  课堂的主体应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如若患上了“笔笔罢依赖症”,也必然会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习放给学生自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深入到文本中去才能体悟课文语言之精美,只有沉浸于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才能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只有在亲身操作实践中才能领略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学生们不仅需要了解学习的结果,更需要体验学习过程,而这种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要。然而,这种学习过程又有多少是“笔笔罢”能够实现得了的呢?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学生与教师。教育的先进不仅在于设备的先进,更在于理念的先进。只有理念的先进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设备的先进性,才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如若不然,再好的教学设备也是枉然。

(来源:光明日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